本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郭晓燕衡水报道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河北省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把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当作发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金矿”、当作改善环境质量的“金矿”,努力把信访举报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衡水滨湖新区彭杜乡康新村附近,有家注塑厂异味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接到群众举报后,衡水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对问题区域开展系统排查。
经查,衡水市桃城区、滨湖新区交界区域,河东办东明村辖区内存在一家疑似注塑企业,现场有注塑机4台,无任何环保审批手续,为“散乱污”企业。针对这一情况,彭杜乡电管所对企业采取了断电处理,当地政府部门对违法企业进行了取缔。
今年以来,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环境信访举报中心,配备13名工作人员,开通16条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双线交办、日报告、周公开、月分析、包联督访、交叉互查、有奖举报”等制度,24小时不间断统筹推动做好全市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真正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落到实处,解决了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地监督了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