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常州聚焦治污攻坚 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9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业务 回应群众期待
常州聚焦治污攻坚 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环境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治污设施
△环境执法人员查封违法排污企业生产设施
△环境执法人员日常巡查现场
 

今年,江苏省常州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1月27日,常州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去年下降6.8%,达到江苏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降幅在全省排名第四;33个国考省考断面中,2个因水利工程施工暂停考核,其余31个断面达标率为96.8%,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为83.9%(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三),同比去年分别提高5.9%、20.3%,达到省考核要求。

党建引领,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常州市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环境的热切期盼,转化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务实行动。

依法依规监管的同时,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有力有效服务。出台文件、结合实际,高标准落实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确定的服务高质量发展“六大实招”。利用常州市环保科技推广中心运营多年的环保实用技术超市平台,打造以“快捷、优质、严格”为内涵的“环保直通车”服务品牌,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开展“百名环保干部走进千户企业”活动,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先后走访、服务企业1080家,定期举办企业接待日活动,接待企业逾70余家(次),推动解决了环评审批、污染治理、限产豁免等一批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受到企业好评。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把全面从严治党和业务工作相融合,牢固树立“严”的总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压实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制定下发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责任清单。注重廉政教育,举办全系统“春训班”、党员知识考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推动党员干部真学、真信、真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瞿秋白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重温入党志愿书”主题党日活动、到常州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2017年全省环保垂管改革启动以来,常州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环保垂管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既严格落实要求,又大胆创新突破,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环保垂管改革工作方案,率先完成省级备案。同时,方案在总体框架、机构设置和编制职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突破,形成了环保垂改“常州模式”,为省内其他设区市环保机构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常州样本”。全市打破区域局限,形成“三横三纵”的一体化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即:环保机构、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三条主线和市局、辖市(区)分局、区域环保所三个层级的大生态环保格局。目前,全系统已按照垂直管理的要求运行。

系统治理,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常州市从源头管控、污染防治攻坚、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等多方面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源头管控方面,按照《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严把准入和淘汰两端,组织实施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2017年以来,常州市累计减少化工生产企业502家,生产型企业数量减少59%。制定实施《常州市城区混凝土、化工、印染企业关闭与搬迁改造计划》,目前累计完成29家城区混凝土、化工、印染企业关闭、搬迁和改造任务。制定《常州市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目前滨江化工园区已与5家化工企业签订意向协议,年内力争完成10家。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全市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已全部关停。目前全市非电行业煤炭消费量比2016年减少139万吨,达到序时进度要求。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成滆湖武进境内9449亩网围整治。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全市划定52块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全年实施生态源保护、生态廊道、生态绿道等六大类167个项目,预计增核4000亩、扩绿2500亩、连网35公里。加强农村污染治理,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到96.4%。科学划定水产养殖禁养限养区域,2018年以来,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1.43万亩,建设养殖尾水净化生态示范点15个。

蓝天保卫战方面,完成587项年度重点治气项目;完成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烧结线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行业深度脱硝;排查确定的7030家“散乱污”企业(作坊)全部完成整治。邀请专家团队开展空气污染成因监测研究;通过完善管控清单、开展强化监督和加强科技支撑,逐步实现重污染天气的精准管控。

碧水保卫战方面,完成356个年度重点治水项目;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地级、县级和乡镇、农村级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报告。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 新建污水主管网15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5万吨/日。累计完成223个黑臭水体治理,2019年年底前全市域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完成违规占用长江岸线项目清理整治工作。开展长江(太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太湖应急防控,确保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

净土保卫战方面,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高质量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稳步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市共有2002家企业(地块)列入调查范围,目前已完成基础信息采集、省级集中质控和辖市、区风险纠偏工作。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污染地块名录,2018年以来,完成102个地块的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武进区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治理,2018年新增7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截至2019年9月,常州市区建成区及溧阳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2.67%、79.93 %,均超额完成省计划指标。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减存量、控风险”专项行动,提前完成江苏省下达的“减库存”年度目标。新增金坛和润公司2.5万吨/年危废焚烧处置能力,全市危废焚烧处置能力增至12.9万吨/年。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推进“三线一单”划定,完成“三线一单”图集和研究报告。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长效管理的意见(试行)》《水质异常波动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全面推广运用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对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处置、重大任务办理实行全过程实时、在线、动态监督。加快构建全市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推进新建7个省考断面水站,完善化工园区大气监测监控系统和下游水站建设,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市污染源共入库32491家,夯实环境治理基础。

提升监管能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是生态环境部门的主业。今年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亮剑”等16个专项执法行动,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16件,下发处罚决定1049件,处罚金额8746万元。加强司法联动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00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3件,特别是会同公安、水利、海事等部门,成功侦破了“3·7”倾倒废酸污染环境案,得到了常州市委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充分肯定。

明确目标,决战治污攻坚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治污攻坚的决战之年。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围绕“一个目标、三大战役、两项基础、一支队伍”,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具体而言,一个目标,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三大战役,是突出环境问题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两项基础,是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支队伍,是生态环保铁军。

常州市将紧紧围绕国家、省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排定计划方案、工程项目、工作措施。继续实施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制度,将责任压实到地方和部门。

针对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销号制度,努力形成常态长效的督察整改机制。紧盯重点环境信访,妥善处置、全力化解,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紧盯环境风险隐患,加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运用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对环境问题处理、重大任务办理实行全过程实时、在线、动态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针对大气污染的突出难题,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优化,加强重点时段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打好蓝天保卫战。按照“保好水、治污水、供优水”的系统治水要求,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加快长江、太湖和农村水污染防治,打好碧水保卫战。以耕地和工业污染场地为重点,扩大典型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加强固废管控,确保农产品土壤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实施“三线一单”制度,全面推进“一圈、两区”(即太湖生态保护圈、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武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指数,继续构筑完善依托水网、生态环通、面向公众的大生态、大休闲体系,打好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

以建设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为契机,进一步统筹监测、监控等数据,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逐步构建统一调度、科学分析、快速响应的监测监控机制。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建设系统建设,实时联网监控重点污染源污染物产生、治理和排放情况。推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泥等处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按照建设生态环保铁军的标准要求,统筹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实一线环境监管执法力量。科学测算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车辆、仪器与装备,推进区域环保所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督巡查。

常州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