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数万种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无标可依
撒播绿色种子 搭建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桥梁
新技术解硫酸行业发展难题
水厂检修不停水 经济又安全
新限塑令将发布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撒播绿色种子 搭建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桥梁
深圳市首家生态监测自然学校稳步前行
河源贫困及留守儿童走进自然学校。
自然教育进社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不仅是诗人海子对未来的向往,还是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最美海岸”杨梅坑一带七娘山下的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以下简称“自然学校”)真实写照。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生态监测自然学校,它于2018年7月成为原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组织评选的“全国第三批自然学校试点单位”。自2015年成立以来,自然学校累计接受参观学习人数超过万人,校外课堂受众达5000余人,间接受众约10万人。截至目前共开发课程课件近百项。

先行先试,打造绿色传播平台

自然学校依托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而建,在全国56所国家级自然学校当中,是唯一一所隶属于环保系统的自然学校,在全国环保系统职能机构当中具有先行示范及推广意义。

它不仅依山傍海,坐拥生态保育最好的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得天优势,还拥有包括海内外名校博士在内的高端教学培训团队。自正式运行至今,共成功开展了四期社会志愿者教师培训班,培养近百名志愿者教师。据悉,结业后的志愿者教师有的在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讲台,成为名副其实的“传播生态理念使者”。

此外,自然学校不断开展对社会开放的参观教育活动及对外生态教育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各项培训交流活动,包括走出校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累计数百场。针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特殊学校、戒毒所等特殊群体组织帮扶教育活动、亲子活动、生态夏令营等。

“自然学校是一个将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与公众认知相结合,推动公众生态环境知识拓展和延伸的平台。为此,我们力求将其打造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教育基地。希望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如种子的播撒和繁衍,让一粒粒绿色的种子成就一片伟大的森林。”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熊向陨说。

量身打造,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生态监测职能为主题的自然学校,其充分利用职能软硬件资源、人才资源、社会资源等,实现生态传播效力专业化最大化。

在课程编制上,该校以生态监测职能为主线,围绕“水、土壤、动植物、大气”开发一系列落地课程,自主编写出了国内首套生态自然科普教材,打造有视觉、有质量、有趣味的5个学科社会授课模板,有效转化社会同类课程。

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教师特长优势,调动其积极性,全方位参与课程开发。目前,在本校教材领域基础上,已开发有“自然教育+英语”、“自然教育+数学”、“自然教育+艺术”、“自然教育+海洋保育”等内容课程,坚持以实景展示、教具实验相结合的生动授课模式。

据熊向陨介绍,自然学校秉承改革创新精神,量身打造了国内首个将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有机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即以志愿者学员为主体,成立学校项目管理委员会,以政府购买服务加运行企业机构开展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资金有限,社会企业按酬劳动的局面,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推广价值。

项目管理委员会实行分组负责制,在成立社会联络组、课程开发及培训组、媒体策划组、内管及人力资源组、形象设计及公众号管理组、活动项目组等各种组别的基础上,完善内部管理,设立监督岗位,压实各方责任。

砥砺前行,持续推进自然教育

据悉,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将自然学校设立为校外教学基地,成为国内首家将“党建+生态”相结合的自然学校。

自然学校充分发挥深圳市委党校校外教学点作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开展“深圳市女干部任前科级培训”、“青海省全省县级一把手生态城市发展培训”等;与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开展校长走进自然学校活动;与市科协开展“全市科协负责人生态讲座”、“体验身边的科技走进自然学校”活动;与光明区5所学校开展一系列自然教育进课堂落地课程实践活动、“环保学习小组水生态调查”等活动,得到了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自然学校以“效率+效果”为工作目标,深化学校管理,加强内容建设,创新发展理念。与社会各界更加广泛地展开合作共建,开展自然教育进党校、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人大、进政协等系列活动,强化与深圳市委党校的“党建+生态”项目的合作。

“2020年,自然学校将迎来成立五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将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知识传播和教学服务水平。”熊向陨说。

自然教育未完待续,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种子将随着传播的桥梁撒向更远更广的土地,为祖国筑牢绿色屏障。 刘晶 李菁

大事记:

●2015年,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正式创建,梳理完善教学设施,整合讲师队伍。

●2016年,成为深圳市七所市级自然学校之一,开展了首期志愿者教师培训,人数30人,培训周期6个月,共开展培训活动25场,建立健全讲师队伍,其中博士3人,硕士4人,本科3人,均为环境监测职能在岗工作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岗位工作的社会化传播作用。

●2017年,成为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校外教学基地,接纳各类党员干部培训5场,成为国内首家以学习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保科普主题为主的教育机构,自主编写了国内首套生态科普教材,内容涵盖“水、土壤、动植物、大气”等五大类。

●2018年,获评生态环境部国家级自然学校。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了首期少儿生态自然夏令营,招收学员15人。开展自然教育进社区、进学校的试运行活动,开展各项活动20场。开发各类落地课程课件50余件。

●2019年,获评生态环境部及住建部国家级环保公共设施开放单位,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大自然教育走出去进课堂、进幼儿园、进社区的力度和密度,同时针对特殊人群开展社会服务,如河源留守儿童走进自然学校、大鹏葵冲贫困儿童自然教育活动、深港青年走进自然学校联合开展交流活动、共植友谊树、自然教育进戒毒所等。其中,针对吸毒人员连续授课8次,有效帮助吸毒人员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全年共开展各类活动60余场,充分发挥志愿者教师的社会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