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下一版4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治理为要
拆除整改违建 护好巍巍青山
环评简化从“有名”走向“有实”
五指握成拳 合力治污染
连续17个半小时的奋战
江苏吴中:内外兼修太湖美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致力生态美百姓富
拆除整改违建 护好巍巍青山

 

◆程竹青

沿着逶迤蜿蜒的环山路而上,缙云山的林海苍茫、奇峰耸翠、九峰峥嵘排空,尽收眼底。登高远望,山间云雾萦绕,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珙桐、香果树等在冬日料峭里越发生机勃勃。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重庆主城区,跨沙坪坝、北碚、璧山三区,是主城的生态屏障,“四大肺叶”之一,其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植物繁多。

长期以来,由于缙云山保护区内原住民较多,其生产生活需要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大,进山入林游客日益增多,加之监督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不严,基础设施和管护能力薄弱,导致保护区内存在违法建设、违规经营、农家乐无序发展、乱占蚕食林地、人类活动频繁等问题。

对此,重庆市打响了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战。

一年半后的今天,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成效用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呈现出来:保护区内190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绿盾行动”等查出交办的问题,完成整改184个,整改完成率96.8%;严格问题整改对账销号,各级各方面认定的340处违法违规建筑全部启动整改,累计完成整改319处,正在推进整改21处,累计拆违8万多平方米。同时,对78名党员干部和4个单位依法进行了严肃监督执纪问责。

高位推进 分类施策

全面推进问题彻底整改

为彻底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问题,推进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唐良智先后8次深入现场督导、提出要求,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唐良智任组长,副市长陆克华、李明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工作推进组,三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组织400多名干部进驻缙云山保护区开展工作。

市级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核查和“回头看”,三区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市、区分级验收。通过全覆盖调查、“回头看”核查、再排查再清理,全面排查缙云山保护区内3085处建构筑物,建立了完整的基础台账和问题清单。

去年6月22日,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举一反三,将整治范围扩大到缙云山保护区全域,将国有和集体土地上的违建、大体量建筑、对生态环境有影响且不协调的合法建筑和“四个交办”问题一并纳入整治重点。

“在整个综合整治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系统设计、分类施策的方针。针对不同的违建问题,采取拆除、完善手续、农房调整、没收建构筑物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重庆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在缙云山保护区综合整治过程中,针对违法建筑,应拆尽拆;对减灾安置房、原三益公司房屋等情况较为复杂的违法建筑,先收回后拆除;对大体量建筑,由三区领导包案,集中攻坚;对其他违法建筑由村民或业主主动拆除。

针对部分原住民利用房屋违法建设经营农家乐的,采取农房调整方式整治;针对违法面积轻微和整治后的农房,依法依规完善宅基地和农房审批手续等。

一场针对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就此打响。

拆除整改 覆土复绿

举一反三将整治范围覆盖全域

在缙云山综合整治中,重庆一手抓违建拆除、一手抓生态修复,全面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对拆除区域实施覆土复绿。启动了生态修复治理,采取了喷播种草、栽种苗木等措施。大力实施拆后土地复绿,对违建拆除后的林地、生态搬迁后的宅基地重新栽种绿树,从根本上在生态环境压力上做“减法”,在绿色生态本底上做“加法”。

北碚区澄江镇缙云村戴家院社有一处减灾安置房位于缙云山保护区实验区,土地性质为集体土地,原本用途是安置避灾居民,但近年来原住民纷纷将房子私下出售或以租代售给外来人员,甚至变成小产权房多次转让,改变了房屋的用途。目前,这些房屋已全部协商收回,并全部拆除,覆土复绿工作已完成。如今,站在原址,早已看不出房屋存在过的痕迹。

在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四楞碑村木水窝社,有一片普通的林地,乍一看,与周围环境一般无二。

曾经,原重庆九滨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在这里流转了林地,搭建了彩钢棚,砍伐树木,开辟了一片跑马场,从事马匹繁殖、马术培训、赛事、表演等经济产业,占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林地4154平方米。

2018年3月,“绿盾行动”发现这个马术俱乐部违法违规改变林地用途,立即采取措施叫停。沙坪坝区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其作出了责令恢复原状、立即停止违规旅游开发活动、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要求公司关闭马场,限期转移马匹。

2018年8月10日,拆除全部违法建构筑物,马匹全部转移,实现覆土复绿。“复绿所种植的树木也是根据周围生物特性来选择的,主要有黄桷树、麻柳树、桂花树、水杉、樱花等,避免了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沙坪坝区青木关镇镇长张玉林介绍。

践行绿色发展 护好巍巍青山

探索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去年以来,重庆创新启动了林长制试点,目前已扩大到15个区县。今年,缙云山生态屏障区也积极开展林长制试点,由副市长李明清任缙云山林长,相关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缙云山副林长,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制工作制度体系和职责体系。林长制对缙云山保护区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改善、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让位于缙云山保护区内的黛湖充满诗意。黛湖里生长着130多种藻类,被称为“藻类基因库”。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围绕黛湖建起了不少乡村酒店,这些酒店虽然部分合法,但是多年来酒店规模的逐步扩大,对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在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今年对黛湖附近的云登酒店、金湖湾度假村、大罕宫酒店等进行了整体拆除,覆土复绿等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在黛湖整治上,北碚区澄江镇负责建筑拆除,北泉温泉公司开展复绿等工作。林长制实施后,镇级林长须时时了解整治进度,对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和解决,确保黛湖整治成功。

“沙坪坝区积极探索缙云山保护长效机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沙坪坝区区长常斌介绍,沙坪坝区制定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加强源头管控,坚决执行“四个绝不准入”原则,即牺牲缙云山生态环境的项目绝不准入、不利于缙云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绝不准入、不符合规划的项目绝不准入、手续不全的项目绝不准入。

同时,沙坪坝区在总结缙云山综合整治经验的基础上,还启动了同为主城“四山”之一的中梁山修复计划,启动区域保护提升规划修编,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保护生态 保障民生

积极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今年65岁的李星华是缙云山的原住民,年轻时在外务工,为生计四处奔波。干不动时回到老家,儿女早已各自成家,李星华和老伴两人守着一亩三分地,家庭年收入仅1万余元。彼时,缙云山低档便宜的农家乐四处开花,李星华狠狠心,投入全部积蓄将自己的住房重建,也准备开农家乐。

李星华家的房屋恰好位于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重建后的房子土地面积超过218.9平方米、建筑面积747.8平方米,成为核心区体量最大的建筑。

“我不走,既然说我部分违建,那我就等政府帮我把违建的拆了,给我把合法的留下。”李星华不理解,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搭在这里,说拆就拆了?

缙云山上原住民较多,要彻底整治修复保护好缙云山生态环境,解决原住民搬迁问题是关键。“先有原住民,后有保护区,让原住民搬迁,故土难离,难免会有人不理解,只有做深做细群众思想工作,保障好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争取群众的支持,才能将搬迁工作进行下去。”北碚区委办副主任吕玉春说。

重庆创新生态搬迁,将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居民全部纳入搬迁范围。按照自愿原则,由农户选择退地入城或异地迁建,同步实施搬迁区域内房屋拆除、覆土复绿、生态修复。

北碚区政府工作人员一边让拆迁队拆除违建部分,一边对李星华讲政策、讲规划、谋未来。部分拆除并不容易,要考虑剩下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一栋民房整整拆了8天。8天来,李星华听着政府工作人员的讲解入了心,看着拆迁队小心翼翼地作业,他释怀了。缙云山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感情深厚,不舍离去,但是生态环境保护更是刻不容缓。第八天下午,他对政府工作人员说:“全拆了吧。”

房子拆了之后,李星华获得120多万元拆迁赔偿款,住到了北碚城区女儿家,还被聘为缙云山护林员。李星华每天开着车上山,早上6点40分准时开始巡山,天黑下山。“我算是由环境的破坏者变成环境的保护者了,缙云山是我的家,也永远是我的家。”李星华深情地说。

截至目前,北碚区已签订协议203户、520人,分别占总户数的97.6%、总人数的98%;沙坪坝区已签订协议143户、308人,分别占总户数的100%、总人数的100%;璧山区已启动相关工作。

重庆市积极探索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的新路子,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居民空置房屋,推进农家乐提档升级。对符合社保条件的居民全部办理社保,设置公益岗位,招聘李星华这样的原住民防火护林。

此外,还对搬下山的有劳动能力人员,通过培训和招聘会,积极推荐就业。对搬迁对象中的贫困户、低保户、困难党员、军属等群体,建立台账,搬迁后及时跟踪了解,及时关怀慰问,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纵深推进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启缙云山综合提升新篇章。”重庆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重庆将进一步推进缙云山保护区深度整改,有序开展生态搬迁,巩固扩大综合整治工作成效,加快缙云山(保护区外)环山生态绿道规划设计和建设,布局发展生态产业业态,开展农家乐提档升级示范点建设,开展林长制试点,探索生态保护长效监管机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