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石门:沃土如金 特色扶贫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19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门:沃土如金 特色扶贫
打造土壤修复新标杆
图为石门矿区污染土壤修复后间作柑橘,农田土壤修复与当地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图为石门矿区污染场地治理后,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种植现场。
 

石门矿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白云镇境内,已经有1500多年的采掘历史,长期的开采对矿区及矿区周边35平方公里范围内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以《石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指导,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确保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如期实现,树立了运用蜈蚣草萃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标杆,创建土壤修复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为全国污染土壤修复探索了可行的技术路径和治理模式。

矿区治理迫在眉睫

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因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既是党和人民赋予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贯彻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总体思路的一项实际行动。

2015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提出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

为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工作安排,作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湖南常德市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主持编制《湖南常德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率先开展示范区建设。2016年,实施湖南石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土壤修复示范项目。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矿自1950年成立以来,矿区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矿区地表径流和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石门矿区域农作物产量低,致使这一区域内群众收入来源受到影响。

湖南石门矿区污染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为此,迫切需要对矿区周边的污染农田进行生态修复,提升食品的卫生品质,进而保障农产品安全,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石门矿区土壤污染特点,治理土壤中的污染特征物是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常德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缺乏大规模土壤修复的集成技术、经济参数和示范区建设机制及管理经验,石门矿区污染治理项目不但涉及修复技术示范,而且包含探索土壤修复的管理手段和办法,以及土壤修复试验区的建设机制。治理石门矿区土壤污染同时可为我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建立可复制、易推广的模板提供重要支撑,并为我国量大面广的污染土地修复,提供前期探索。

例如,湖南石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遵循保护优先、治理并行的理念,探索蜈蚣草-柑橘(改良品种)间作模式,增加农用地经济产出,拓展农用地修复资金来源渠道。同时,探索土壤修复产业市场化运营,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模式,为湖南乃至全国类似污染土壤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储备综合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全国推广污染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模板。

矿区如何恢复满目青翠?

以找准技术路径为抓手,全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矿区污染治理工程从源头控制到土壤末端修复主打标本兼治,力求从根本上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石门县政府专门聘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陈同斌、杨军、雷梅等人组建专家组团队,全面指导土壤修复工程。

2016年12月,湖南省财政厅联合当时的环境保护厅正式启动湖南石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一期),项目投资9700万元。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污染土壤修复与防治工程以及农田土壤修复科技产业园建设两部分。农田污染土壤修复与防治工程针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采用植物萃取+活化、植物萃取+经济作物间作修复等技术,构建防-控-治相结合的土壤综合治理体系。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利用特异植物对土壤污染物的超富集能力,从土壤中吸取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将其转移到植物地上部分,通过将收获物集中安全处置达到去除土壤污染物的目的。农田土壤环境修复科技产业园建设占地100亩,包括超富集植物种苗工厂化繁育设施、超富集植物安全处置设施、土壤环境与修复项目中控区等基础建设。

石门矿区土壤修复一期工程采用蜈蚣草-活化剂强化修复以及蜈蚣草-柑橘间作修复覆盖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区1011亩。2018年7月15日,完成蜈蚣草第一次收割,测验结果显示,蜈蚣草单次亩产干重可达163.5公斤。2018年底,亩产蜈蚣草干重达425公斤,土壤污染因子去除率高,超额实现项目预定目标。2019年,预计亩产蜈蚣草干重可达600公斤以上,土壤污染因子含量进一步降低。

通过项目,石门逐步形成了《农用地土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指南》、《农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指南》、《蜈蚣草育苗技术规范》、《蜈蚣草栽培手册》、《污染土壤修复后评估技术指南》等一套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为后期土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石门矿区内约60多万吨泥渣得到了安全处置;污水和填埋场渗滤液集中收集到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置,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2018年一、二季度监测数据显示,黄水溪下游水质已经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矿区目前山青水绿、满目青翠,植被明显恢复,生态系统逐步在重建。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全力改善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推进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矿区群众最紧迫的生产生活问题摆在重要位置。

一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

二是全力落实企业关闭后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养老保险方面共参保1386人。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2009年以来,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基本解决矿区4个村居近4000人的饮水难问题。2016年以来,在白羊山村、鹤山村和望羊桥社区先后投入资金221万元,新修道路9.4公里。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对涉及民生的问题尽量考虑和倾斜,整治河道5.1公里,修建沟渠341米、机耕道350米、人行步道1500米。

四是实施异地搬迁。2011年以来,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筹集资金1.47亿元在县城建设湘雄新苑小区,将矿区职工和家属共832户整体搬迁至石门县城,并在楚江街道单独设立新星社区,与城区居民同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以提高发展水平为根本,全力拓宽矿区群众脱贫致富门路

为了让周边群众尽快过上健康、富足的小康生活,既要“治污”更要“致富”。在推进石门矿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当地坚持把统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核心位置,通过改善基础条件,扩大本地就业,发展特色产业等手段,全力拓宽当地群众的收入来源。

首先,结合脱贫攻坚,扎实开展扶贫帮困。2014年以来,实施危房改造150户,补助金额481.5万元;异地搬迁8名,补助金额123万元;所有贫困人口分别享受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贷款入股分红等政策,年增收入800元-1600元;投资80.25万元发展200亩伦晚脐橙、500亩核桃、600亩油茶、300亩纽荷尔脐橙;矿区污染治理项目租赁农户土地1247亩,增加群众收入37.41万元。

其次,依托工程实施,积极拓展本地就业。在矿区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聘请当地德高望重的退休村干部带队负责进行入户登记调查,核实修复土地面积,组织调配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土地耕种、铺设防草布、移栽蜈蚣草等相关工作,为矿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本地务工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当地用工已超过4.4万个,务工收入达460多万元,其中鹤山村、望养桥社区两个贫困村有70多户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两个社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5250元、3688元分别提升至2017年的9200元、8900元,并均于2016年实现脱贫。

最后,利用治污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科技优势,结合石门当地产业结构特征,改良本地柑橘品种,开展柑橘品种试种和种苗繁育工作,构建蜈蚣草-柑橘间作修复模式,通过“边修复,边生产”的治理模式,提高柑橘产业效益,现已试种约80亩,二期示范大面积推广至800亩,每亩每年将收益1万元以上。

旧貌换新颜,项目有何示范意义?

建成一个全产业链的农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

建设植物育苗工厂、收获物安全处置站、农田土壤修复监测监管平台等配套设施,从超富集植物种苗繁育、田间种植管护、末端安全处置以及全过程监测监管等方面示范农田土壤修复项目。解决当前国内土壤修复项目存在的修复种苗短缺、土壤修复过程难以监管(通过远程在线监管信息平台)等问题,避免超富集植物收获物任意堆放产生二次污染。

建设过程中,为江西九江、云南蒙自、河北石家庄、四川绵竹、湖南慈利、湖南安乡等地提供种苗或技术服务,协助处置本地区修复项目产生的超富集植物收获物。

建立国内第一个土壤环境修复科技产业园

将原矿区的污染场地修复后,通过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地方配套土地资源,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提供技术支撑,将污染场地综合治理后安全利用,三方共建一个以土壤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区。实现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提升土地资源价值。产业园占地面积100亩,包括超富集植物种苗繁育工厂、超富集植物收获物安全处置中心、农田土壤修复宣教中心。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在研究当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同时,也储备了针对其他类型的柑橘-景天间作技术、土壤修复项目监测监管技术及平台等。通过技术服务、种苗销售、技术转让等,形成科技产业园自我造血功能。

创建高收益间作修复模式,实现农田土壤可持续修复

结合石门本地支柱产业(柑橘),通过蜈蚣草对土壤中污染因子的强吸收能力,降低柑橘吸收土壤中污染因子的概率,提升柑橘品质。构建蜈蚣草-柑橘(改良品种)间作修复模式,在获得经济产出的同时,农田土壤中污染因子含量年均下降5%以上,实现“边修复,边生产”。

同时,通过超富集植物-柑橘(改良品种)间作,每亩改良柑橘净收益0.5万元以上。植物修复工程建设1年,运行两年,后期在国家补贴的同时,结合柑橘收益,实现土壤修复可持续发展。

构建农田土壤修复-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一是常德市生态环境局、石门县人民政府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二是修复企业主导,组织实施;三是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强化创新,技术研发;四是污染区农民参与修复工程。四方共建土壤修复项目管理新模式,实现农田土壤修复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

比如,项目构建的土壤修复产业示范园区提供就业岗位;当地的鹤山村、望羊桥社区两个贫困村有110户近200人参与土壤修复项目,人均增收5380元;带动地方支柱产业(柑橘)转型,由低经济价值品种(市场收购价1.0元/斤)向高经济价值品种(市场价收购价3元/斤-5元/斤,亩产4000斤-6000斤)转型升级,亩产收入由0.48万元提升至1.2万元以上。

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

在石门矿区的实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采取了符合地方特色的治理方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的治理之路。

第一,农田土壤修复确保农民的收益。①通过农田土壤修复项目实施,探索净化农田土壤环境的新模式(超富集植物-高收益经济作物间作模式)。②开展科技创新,通过农田土壤修复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实现贫困农民精准脱贫。③通过修复工程,提供就业岗位,使农民有事做、有钱挣,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土壤修复项目应紧密结合地方的需要。一方面,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因地制宜优选合适技术,满足地方迫切需求,获得地方政府、群众的支持,有利于项目的推广和实施。另一方面,重视农民和公众参与,通过农民参与超富集植物种植、田间管护等活动,增加就业岗位,获得经济收入,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第三,农田土壤修复成为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壤修复净化土壤,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获得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使老百姓吃得放心。同时,通过土壤修复项目,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通过种植超富集植物,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暴雨将污染土壤带入水体,改善下游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