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时代 我奋斗,我快乐
图片新闻
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实行一天一排名一天一督导
把治污要求落地落细落小落实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 我奋斗,我快乐

成都市市长罗强与市民代表座谈成都“气质”。 刘恒摄
 

2020年已经到来,我们走进了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就,这些成就凝结着各个战线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中有地方党政领导,有普通市民,有生态环保铁军,还有脱贫致富的移民……今天,我们截取几个片段,展现新时代奋斗者的风采。

成都市长摆开“龙门阵”

连续四年与市民谈“蓝天”聊“气质”

◆本报见习记者李妮斯

“各位市民朋友,今天我们请大家来,一块儿喝茶,摆龙门阵。”2019年12月27日晚,蓉创茶馆内,四川省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市民“面对面”座谈会如期举行。

协会会长、微博大V、医生、社区工作者等市民代表,与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围桌谈“蓝天”、聊“气质”。

从2016年开始,这已是成都市第四次举办这样的座谈会了。

每年相约初心不忘,市民认可度越来越高

“雾里霾里,我们在这儿等你;谈气说气,不达目的我们不会放弃。”罗强的开场白让大家会心一笑。

12位市民代表和市长、9位成都局委相关负责人同坐。相比第一年的座谈会,市民代表们的焦虑消失了,氛围更轻松了。

第四次来参加茶话会的新媒体大V、成都青椒网创始人邱永浩说:“我现在是成都夜跑团的一员,用脚步丈量成都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在奔跑中感受到成都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高。”

成都市人大代表、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梁娴关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她认为,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占门诊的比例能反映空气对健康的影响。“从数据看,2019年成都心血管疾病发病量在门诊总量比例下降了3个多百分点。从这一层面说,空气真的比2018年好了很多。”

“2019年是我从日本到成都的第四年,这一年一次口罩都没戴过。”作为外籍人士在蓉代表,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经营企划室室长平石幸雄坦言,自己是成都空气质量变好的见证者。

他表示,如今,很多在蓉外商投资企业也加入环境保护的队伍中,为成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出力。

四年四种心情,折射成都治气“成绩单”

“每次开面对面座谈会,我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还记得2016年第一次开的时候,可以说是忧心忡忡;2017年第二次开的时候忧大于喜;第三次开座谈会时心情是喜忧参半。今天是第四次,心情应当说是喜大于忧。”

罗强心情起伏的背后,是成都大气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

2016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4天;2017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5天;2018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1天;2019年,截至12月26日,成都空气优良天数达285天,首次未出现重污染天气(2018年重污染天气为6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7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9%、6.7%。

“虽然喜大于忧,但仍然忧虑明年空气质量会不会反复。”罗强表示,成都要一年比一年好,但不能盲目乐观,要继续努力,坚定信心,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治一增”工作抓好抓实。

亮成绩也说问题,市民建言献策

成都的空气质量能否持续改善?能否加大环境医学方面的科普宣传力度?能否做一个近几年大气污染防治阶段性成果的展览?伴随着手边盖碗茶香气溢出,一个个热点问题被抛出,一个个建议被记录。

刁婕来自成都市郫都区水源地之家社区服务中心,她很关注成都空气质量是否能持续改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回答得很坦诚:眼下成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到了拉锯阶段,这个阶段会采取更多方法和措施,让环境质量能够持续改善,但是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就像60分到90分容易一点,但再往上难度就会更大,现在就是八九十分的阶段。”

市民代表也将目光聚焦到了空气质量以外的生态环境领域。四川省创飞格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瑞健希望,在以废治废时,能够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成都市经信局副局长郑中礼现场回复,在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上,特别是在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成都已经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下一步市经信局还将会同相关部门,一起构建长效机制,支持企业发展。

成都科文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鹏抛出的问题是:“成都如何更好地治理黑臭水体?”

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龚志彬主动作答:“目前成都部分区域,尤其是乡镇仍存在短板。”他表示,成都已启动黑臭水体全面排查工作,目前已完成242个治理任务。2020年将全面推行绕城高速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

罗强补充说:“2020年,我们要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欢迎大家监督检查。”

真知灼见中不乏良计。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蒲生彦建议,在数字环境体系建设中打破壁垒,让群众更好地参与环境保护。四川省人大常委、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建议建立商会和部门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两小时的“龙门阵”开诚布公。罗强呼吁,希望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努力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市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为呵护碧水蓝天、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江苏督查服务两手抓

“感谢帮我们发现了盲区”

◆赵继平 李萍

“你们既督查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督查我们欢迎!”江苏省治污攻坚办近日接到了企业的感谢电话。

事情要从江苏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开展的督查说起。

进入2019年12月,受大气扩散条件转差影响,江苏全省空气质量形势严峻。从2019年12月15日开始,一辆辆商务车陆续离开了江苏治污攻坚办所在地,分成7个督查组,奔赴全省各地,开展巡查督办、驻点督办、机动督办、平台交办等工作。

“今天,我们去查看一下南京江北新区在建工地的情况。”2019年12月16日,南京督查组在车上迅速决定了督查去向和重点检查方向。

江北新区目前存在着南京市数量最多的建筑工地,大气治理任务艰巨。想要进一步改善南京空气质量,首先需要管控的就是江北新区众多工地的大气扬尘。

在江北新区地下空间一期工程项目现场,大大小小的塔吊星罗棋布,轰鸣的机器声、建筑工人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这时,远处一道道忽隐忽现的火花引起了督查组的警觉,他们决定上前看个究竟。

原来是电焊工正在进行焊接作业。大家被眼前烟雾缭绕的情景震住了:在地连墙钢筋笼加工现场,十几个工人同时作业,伴随着焊接火花的熄灭,产生的焊接烟气直排空中,刹那间,现场烟气弥漫,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这时,项目负责人宋宏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建筑工地管理,焊接烟气怎么收集你知道吗?”督查组的同志问道。

“我们也想收集,但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做。”宋宏伟有点不知所措。

“你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有一种专门收集焊接烟气的回收装置……”督查组的同志话音未落,宋宏伟就迫不及待地插话:“只要能解决烟气回收问题,能为江北新区保蓝天出点力,这项投入必须有!”

督查组的同志立刻现场连线相关部门,10分钟后,就找到了烟气回收装置厂家的联系方式。宋宏伟激动地把电话号码发给机电物资部门,立即安排联系厂家。

“我们欢迎督查组对我们进行指导,环保治理也是我们应该有的责任担当。”宋宏伟当场表态,一定会落实好工地扬尘管理措施。

2019年12月22日,督查组的同志接到了宋宏伟的电话,油烟装置已经到位。宋宏伟在电话中激动地表达着谢意。

中央商务区中心区公司是这项工程的业主方,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心区公司工程分管负责人徐玉桂表示:“我们要感谢你们的这次督查,让我们发现了监管盲区。”

此次焊接烟气回收装置的使用,让他们在抓好这个工地整改的同时,也向其他工地进行推广,补上了大气管控的漏洞。

“我们要求工地要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抓进度。”徐玉桂表示,这两年,随着自身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管理要求的提标,现在,他们对环保的认知也在不断刷新。

“有了这个设备,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好了,以后去其他场所,我们也会建议使用这样的机器。”脱下面罩,电焊工小李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宁夏生态移民喜脱贫

“只要勤劳肯干,好日子都能挣出来”

◆任玮 张猛

“快过年啦,把枸杞带回家!农民自己种的产品,绿色无公害,需要的朋友抓紧下单哦。”2020年元旦前夕,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移民王航弟的微信“朋友圈”十分热闹,她一边忙着回复留言接订单,一边晒出给顾客打包的短视频。家门口的快递车上,一箱箱包装好的枸杞正待发货。

“今年家里的50亩枸杞到了丰果期,产量上来了,价格也好。赶上元旦、春节,还能有一波订货高潮。”王航弟笑呵呵地说,2019年凭着在网上卖枸杞和一些土特产,她净赚20多万元,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王航弟的家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红寺堡区是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18年前,王航弟一家从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至此,落户扎根。

搬离故土谋新生,并不容易。“不怕你笑话,刚搬来那会儿家里没啥积蓄,为了交电费,我连一块钱都跟邻居借过。”王航弟说。

真正让王航弟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的,是2014年的一条QQ信息。“一起打工的朋友知道我们这儿的枸杞好,就从网上托我帮忙代买。后来要货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寻思我们村上有这么多人种枸杞,完全可以自己上网卖。”

看准了商机的王航弟从乡亲们手里收购枸杞,“小打小闹”卖了一年,反响不错。随着客户逐渐多起来,她发现当地货源不稳定且质量无法保障,于是萌生了自己种枸杞的想法。

“回想起来,这生意能做起来还是政策帮了大忙。”王航弟说,村上帮她申请到5万元农村妇女创业贷款,没有利息;借助红寺堡区出台的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每亩枸杞田还有200元的一次性种苗补贴;装烘干房花了8万多元,政策补助了6万多元。

50亩枸杞田种起来了,“雪中红”枸杞商标成功注册,王航弟的“卖场”也从QQ空间、传统电商逐渐转到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平台,微信群里的顾客也从最初几十人变成上千人。

2018年,王航弟用卖枸杞挣的钱盖起了上下两层、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新房,还在新房里设置了展览室、接待室、休息室。她想把电商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不见面的生意”做成“面对面的情谊”。

“很多客户看到我发的采摘短视频,都对我们这儿的田园风光感兴趣,我就想等每年枸杞、黄花菜成熟的时候,邀请他们住农家、游农场,实地考察、亲手采摘,也算是回馈顾客。”她说。

王航弟还打算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她始终相信,只要勤劳肯干,好日子都能挣出来。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