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写入蓝天的承诺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0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入蓝天的承诺
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实现全工序超低排放纪实
 

◆步雪琳

在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球团二系列厂区,笔者举起手机对着脱硫脱硝项目排放尾气的烟囱,手机自动跳转到了“蓝天”模式。这本是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最多、污染最重的工序,然而身处其中,如果不是机器轰鸣,从烟囱上根本看不出企业在生产。

1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环保节能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布,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国钢铁企业中第一家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在环境保护上不甘人后,勇争第一”,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用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将承诺写入蓝天。

日本专家:“这个指标比日本的都低!”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小于每立方米10、35、50毫克,相比于当时每立方米40、180、300毫克的国家排放标准而言,在钢铁行业的普遍共识中,超低排放是空中楼阁,一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连日本钢铁企业的专家都感慨:“这个指标太低了,比日本的都低多了!”

然而自2018年全国两会提出推进钢铁工业超低排放号召以后,生态环境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逐级发力,唐山市政府下发了《唐山市焦化钢铁工业超低排放和燃煤电厂深度减排实施方案》,要求全市钢铁企业在10月底前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验收。

时间很紧,面对的却是一个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火电行业实现超低排放后,钢铁行业就成为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主力’,但是两个行业有明显的差别。”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环保部部长程华告诉笔者,从有组织排放看,火电企业的排放口基本就是一到两个,锅炉运行稳定,烟气含量也不是很复杂。而钢铁企业工序非常长,排口众多,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的排污口达到183个。而且外排烟气成分非常复杂,每个烟囱排出的烟气成分都不一样,治理方法也完全不同。从无组织排放看,电力企业只有很少的无组织排放,可是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的无组织排放点位多达2551个,单体设备小、装备多的企业就更多。从物流运输看,生产一吨钢需要运输约3.5吨物料,物料运输量非常大,采用火运、水运、密闭皮带等清洁运输比例要达到80%以上,对钢铁企业来讲难度很大 。

面对这个世界级的难题,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没有抱怨也没有气馁,而是果断决策,注重执行,成为超低排放最坚定的支持者和践行者。

这一方面是基于企业经营的现实考虑,“我们的产品供给很多世界级的客户,而且秋冬季正是需求旺季,如果因为环境问题频繁停限产,客户很可能流失,再想建立起供应关系就难了。而且频繁停限产,产品质量会不稳定,成本也会提高。”制造部部长李保海说。

另一方面,这个决心更出于首钢人的使命担当。“风险肯定存在,这么大的投资,如果实现不了预期目标,不仅国有资产流失,时间也浪费不起。” 首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刘建辉说:“但是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中央确定的任务,作为国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超低排放在电力行业是成功的,在钢铁行业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困难总要有人去克服,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公司领导:“所有人都是‘服务员’!”

时间紧、任务重,更要科学决策,理顺机制。

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邀请各方专家组成一个团队,短期内考察了全国多个烟气治理方面比较领先的钢铁企业,又特地把日本、奥地利的专家请来进行咨询。经过十几次反复研讨,在方案准备上下足了功夫,最终确定采用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二代逆流式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等关键技术路线。“现在看来,我们当时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是成功的基础,”刘建辉说,“科学决策保证了后面实行过程中少走弯路。”

在体制上,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将环保部独立出来组成一个新部门,全面负责这项工作的推动,并且成立环保委员会,公司主要领导都是成员,提高了管理层级。专门制定环保工程项目效能监察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公司领导挂帅的环保工程项目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和由相关作业部、部室领导组成的效能监察工作小组,推动工作落实。

在工作机制上,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也作出很多调整。在资金紧张、各项支出都在压缩的形势下,把有限的资金尽量向环保项目倾斜。“但我们是国企,这么大的投资,如果像以往一样逐级报告的话,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审批。”程华说,为了特事特办,公司领导组建了一个“审批群”,“报告一启动,不管白天晚上,我就把进程发在群里,到哪里了,该哪位领导批了,最快24小时就批完了。”

超低排放进入冲刺阶段,在这项工程面前没有领导,所有人都是服务员,都要靠前主动服务。

施工人员:“盯紧迁钢的命根子项目!”

决心已下,路线已清,就差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可是真的干起来,却发现比预想的还要难。

球团、烧结两个工序都是老厂区,根本没有现成的地方安装治理设施,都是现拆出空地。而且施工从雨季进行到冬季,遇到了各种不利的天气情况。最难的是工期紧,要求高,很多请来的施工单位都觉得太困难,打了退堂鼓。

可是首钢人却从来不肯在困难面前低头,炼铁作业部副部长杨金保现在说起来眼里还闪着光:“实现超低排放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不想落后,还想当榜样、争第一!大家都憋着一股很有激情的干劲儿。”

这股干劲儿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已经退休的老劳模苏显华为了环保项目建设挺身而出,始终奋战在施工第一线指挥协调。杨金保整天泡在项目现场,近一年没有休过一个周末和节假日。首建公司的刘爱国家就在厂区附近,却3个月没回家住过,吃住都在工地的一间铁皮房子里。首钢股份技改工程部的戴辉负责总体统筹,他曾在现场苦干48个小时,困得不行了站着靠在墙角眯了几分钟。负责项目土建施工的首矿建项目经理石强传经常十天半月不回家,他说:“这是迁钢命根子的项目,必须在现场盯紧。”

“我们公司是全员发动,党政工团全上,团委都组织青年志愿者帮助平整地面,清理垃圾。五加二,白加黑,连轴转。”首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彭开玉告诉笔者,最终,在各级政府及各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用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正常12个月的活性炭装置施工建设,创造了新的“首钢速度”。

这套活性炭装置有近20层楼高,一个个装满活性炭的箱体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它是企业超低排放的守护者,也是首钢精神的又一座丰碑。

环保人员:“发挥技术优势解决治理难题”

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所以根本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学。首钢的优势是有众多认真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给解决治理难题增加了信心。

原有半干法脱硫装置的效果要提升,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就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搞研发,在企业正常运转的同时反复试验,终于攻克技术难题,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从每立方米160毫克降到35毫克以下,硬生生下降了近5倍。提升了烧结和球团脱硫脱硝长期稳定达到超低排放的水平,首次将SCR脱硝技术拓展创新应用到球团烟气治理。首次实现了连铸机大包回转台烟气有效捕集、湿式电除尘器与转炉煤气OG除尘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高炉煤气均压放散全量回收、一体化控硫等系列清洁生产技术。将图像智能识别技术首次应用于钢铁生产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将大数据、模型优化算法、机器学习自适应算法等信息技术成功应用于钢铁生产无组织管控一体化平台建设。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在实现超低排放的过程中坚持创新驱动,自主研发出多项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使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生产环保指挥中心的一楼总控制室,有一个硕大的环形屏幕,屏幕分为三部分,左侧的部分为有组织排污口的实时监测数据,瞬时超标的排口数据会变成红色提醒。中间的部分是无组织排放智慧管控平台,一张公司地图上密密麻麻分布了很多小绿点,那都是无组织排放的监测点位。右侧的部分是一个个实时监控摄像头传回的高清画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场情况。

实现超低排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当时我们加班加点总算把脱硫脱硝设备安装好了,一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化验活性炭,指标还都基本合格。程华说当时他心里“咯噔”一下,压力特别大。“关键技术路线都是我们作为主力选的,这么大的投资,达不到目标怎么办呀?”

首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建带领专业团队遍访国内顶尖的活性炭生产厂家,进一步提升活性炭的质量。一次会议上遇到日本专家,通过交流才知道,活性炭初装并不是效率最高的时候,要经过5个运行周期,也就是5次解析,每次解析就是一次活化,然后性能会逐渐上升,达到最佳。“5次大约得运转一个多月,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摸索,逐渐地达到了超低排放的标准。”

脱硫设备运行一年多来,杨金保也带着他的团队不断小改小革,搞技术革新。球团脱硫脱硝主控室的墙上写着“优化工艺,打造环保标杆;精准操作,实现超低排放”。“这项工作还有很多未知领域,一刻也不能懈怠,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超标。”杨金保说。

企业共识:“做好环保工作也是生产力!”

汽车行驶在首钢迁钢公司的厂区内,沿途可以看到很多显示空气质量的电子牌。“PM2.5,023μg/m3。PM10,034 μg/m3。”程华不无得意地对笔者说:“有时候我们厂区的空气质量比市区还好呢!”

不过当初评估监测的时候,程华还是捏了一把汗。“本来我觉得问题不大,可来的都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抽调的最高水平的监测人员,取样都带着做手术那种塑胶手套,取一次样换一副,太严格了!”最终靠真实的水平公司顺利通过近乎苛刻的“体检”,各项指标均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立刻感受到了政策利好。从秋冬季管控看,停限产比例确实与环保绩效水平挂钩了,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得益于先一步实现超低排放,可以保持正常生产。

李保海说:“政府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的很多客户听说公司被评为A类企业不会停限产都很高兴,认为合作有了稳定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做好环保工作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统一的,做好环保工作也是生产力。”

主管环保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张建认为,实现超低排放的过程推动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而且很多同志经历了洗礼,锻炼了敢于打硬仗、打恶仗的队伍,这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总结,提升环保治理、管理水平,让绿色制造的理念深入全流程,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工作中。”

“迁钢的实践证明,长期稳定的超低排放不是高不可攀,付出努力就能做到。”张建的语气里透着自豪,也透出坚定。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