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防范疫情从改变生活陋习开始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学深悟透核心要义
“四链”融合推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发展
严惩重罚促行业返本归真
跨区域协同作战为治污攻坚提质增效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0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区域协同作战为治污攻坚提质增效

 

◆叱狼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了《绿色发展·协作保障 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检察白皮书(2019)》。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检察机关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4336件7084人,同比分别增长44.39%和43.05%,立案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0212件,办理诉前程序26271件。通过办案共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林地、耕地、湿地、草原11.44万亩,消除污染隐患、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131.2万亩,整治造成污染环境企业、养殖场等3426个。

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查处力度如此之大,成效如此之显著,得益于长江经济带11省的跨区域联合协同作战。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长江经济带检察机关办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检察机关发挥检察一体化的制度优势,着力解决大河大流域治理的协同性和系统问题,主动加强横向协同机制建设,妥善解决协同处理跨省案件管辖和线索移送问题。

跨省案件办理的司法协作机制、生态环境修复跨省协同工作机制的成功实践,再次验证了一个硬道理:无论打赢蓝天保卫战,还是推动流域水环境优化提升,任何地区不可能独木成林,只有通过机制约束和措施引领,保障多个区域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方能产生“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合力效应。

当前,各地都在全力以赴投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但由于相邻地区沟通交流和协作推进不够,措施落地时段不同、治污主攻方向有别,推动整治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也不一样,致使区域污染防治效果和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打了折扣。比如,在劣质油品整治工作中,由于劣质油品加油车具有流动性大、顽固性强、易反弹等特点,往往某一区域打击力度加大了,就流窜到管理相对薄弱的地区继续违法经营。这也是劣质油品反复治、治反复,始终难以有效根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地如果能摒弃单打独斗,合心合力地跨区域协同治污,将会为治污攻坚提质增效。有例为证,太浦河穿越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市青浦区,三地团结协作、携手治污,坚持上下游、各支流协同治污,河水由地表水Ⅲ类标准提升至Ⅱ类,成为长三角地区联合治污的典范。

虽然跨区域协同治污已在多地多流域收到实效,但仍有个别地区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注重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至于协同治污是否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往往很少关心。有些所谓的跨区域协同治污仅是将相关地区召集起来开开座谈会,相互简要汇报工作,签署一份实践性不够强的协议,再通过媒体宣传一下,就算完成任务了。

全面深化跨区域协同治污,要增强一盘棋思想,在合心、合力、合拍上动脑筋用实招。保持宽阔的胸襟和务实的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对自己的问题不捂着瞒着,力争通过不懈努力,自我挖潜,扫清自家的“门前雪”,尽量不对整个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拖后腿”。同时,对其他地区的问题不能袖手旁观,应主动帮扶,真心实意地助一臂之力。

保障跨区域协同治污取得实效,要用真功夫。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用机制统筹、约束和激励多区域联合治污的工作实践。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通过机制建设这根无形的绳索,将多根筷子捆扎在一起,为跨区域协同治污提供保障。

为防范和避免各地各自为战,还需加强跨区域协同治污规划研究,查明影响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探寻系统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高效治污的良策。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各地区各部门明确细化整治任务、完成时限、工作目标等,以此支撑跨区域协同治污落地起效、开花结果。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