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防范疫情从改变生活陋习开始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学深悟透核心要义
“四链”融合推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发展
严惩重罚促行业返本归真
跨区域协同作战为治污攻坚提质增效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链”融合推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发展

 

◆季昆森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在多年研究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四链”和“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概念,并对二者融合提出发展新思路。

“四链”融合,深化循环经济理念

“四链”,即循环链、价值链、创新链、生物链。“四链”合一、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对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化。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单向的线性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变为闭环流动式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其中包含了要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由低层次、一次性循环利用提升为更高层次循环利用,构成循环链。

最初推行循环经济时,强调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强调经济效益问题。2010年开展的“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产出率”工作,把资源产出率作为考核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综合效益,则需要产业上游关注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业下游注重品牌、渠道、物流、金融,建立价值链,实现对循环链的优化提升。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依靠新技术、新产业,还必须统筹做好新模式、新业态的同步谋划,善于打好“组合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创新链。利用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贯穿到循环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实现循环链的再优化、再提升。

生物链是遵从相生相克、相得益彰、良性循环发展的规律来发展循环经济。利用自然界、生物界自组织、自修复、自恢复的特点,把循环链提升到更高层次、更高级的阶段。

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系统综合新业态

笔者基于对生态循环农业的长期研究,提出“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概念。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具有九大功能,即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节约、高效、健康。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突破了产业、学科之间相互分割、分隔的障碍,可以实现不断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少环境污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扩大劳动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的十大效应。

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实践路径上,起步产业没有具体限制,可逐步延伸拓展到其他产业(循环圈)。条件受限的也可选择多家企业联合发展。但不论何种路径,首先必须掌握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种类、数量,提出逐年递减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的目标与举措,提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减少面源污染的目标与办法,强化领导、理顺体制、搞活机制,进而制定优惠政策。应做好规划设计,以达到前后关联、物料互用、平衡配套、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研究市场、调优结构、创新驱动、联合发展的要求。

“四链”融合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实践中的新思路

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实践中,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最基本的链条。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不是对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产业之间循环利用,产生融合发展的放大效应。众多相关产业可以提供更多劳动就业,还可以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

创建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是纽带式链条。多功能大循环农业要实现循环经济、创意经济、服务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信息的融合发展,起到纽带式链条作用的便是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在实施路径上,可以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示范区或一个县内建立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指导中心。发展农村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同时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物业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更大的便利和实惠。

微生物像一根无形的链条,把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贯穿连接起来。充分发挥高效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不仅能治理土壤污染,还可以激活土壤活力,使其成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体。废弃物、污染物在大循环农业中不断化害为利,带来安全、优质、健康、环保、增产、节约、高效的显著效益。

信息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链条,要深入研究和组织实施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自然环境变化信息,把分布在各循环圈的数据库集中到信息中心,经过分析研究、归类整理,实时传输到各个循环圈,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信息化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和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优化提升农村产业结构,防止产能过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基本形成一个体系。现在,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已走出国门、走向“一带一路”。

作者系原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