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知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厂变身“城市客厅”
线上线下互动鼓励公众科学节水
青岛“微课堂”获点赞
疫情期间聚焦 野生动物保护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定规范,明确标准,光大国际将公众开放融入企业血脉
工厂变身“城市客厅”

“跑男”走进光大国际杭州公司
 

◆本报记者张黎

“全年接待社会公众共计4667批次,合计人数13.5万人。”在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国际”)2019年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情况的总结汇报中,给出了这样亮眼的数字。

这意味着,旗下77个环保项目,平均每季度要接待社会公众约1150次,而一年时间里,就有10余万公众走进“高颜值”的各类花园式工厂。这样的开放,换来的不仅是“邻避效应”的破冰,更赢得了百姓真心实意的支持和称赞。

只有走进这些厂区,公众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干净整洁、智能绿色,才会发现社会长足发展和民生福祉离不开它们,相互依托、相互支撑,才是人们与工厂相处的正确之道。

接受公众监督

提前一年完成既定指标

身为“央企中的外企、外企中的央企”,光大国际自2003年进入环保领域以来,主营业务聚焦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危废处置、土壤修复、装备制造领域,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多个地区落地,项目总数突破40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

2019年,光大国际收入首超300亿元,正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投资运营商。也是这一年,光大国际荣获全国工商联《2019年中国环境企业50强》第一名,连续9年蝉联《年度固废十大影响力企业》榜首,傲人的业绩与殊荣背后,与公司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民共建共治共享追求密不可分。

在光大国际行政总裁王天义看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力军,环保企业必须在环境守法和公众监督方面做出表率,“这既是环保企业的责任担当,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率先开展公众开放活动”,光大国际迈出了先行先试的第一步。

“开放的前提,就是自身得过硬。”光大国际安全环境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田顺告诉记者,敞开大门,光大国际要求所有项目做到四个“经得起”:经得起看(花园式工厂)、经得起闻(没有异味)、经得起听(没有噪声)、经得起测(排放达标)。

为此,企业较早在我国推动采用欧盟2000标准建设垃圾发电项目,较早推行排放指标与项目当地环保部门在线联网,主动接受当地政府部门及公众监督。同时,较早对外披露所有运营垃圾发电项目的排放标准及环境管理信息。

“全面自觉接受民众监督,严格坚守守法经营、达标排放的责任底线,”在光大国际,有了公众开放的助推,这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扎扎实实的具体行动。

在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2019年接待公众批次及人数最多,任务最繁重。成为“网红”后,更是融入当地发展全局,为光大的“金色品牌”增光添彩。

在济南,光大济南污水处理项目不仅“请进来”,更要“走出去”,他们前往济南阳光100小学开展环境日宣传活动,在槐荫区槐苑广场参加全国科普日环保科普活动,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南京,光大南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承担着公众环保科普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任,南山湖社区60多岁的张春斌深有感触地说:“参观让我对垃圾处理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没想到工厂环境像公园一样美,空气中没一丝臭味。更难能可贵的是,生活垃圾焚烧后还能发电,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光大国际原计划自2018年起,用3年时间开放旗下77个环保设施项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开放项目数量已达77个,提前一年完成既定目标。

以开放的姿态,助力打造政企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光大国际的表率示范,成为行业标杆。

“一把手”工程

公众开放融入企业血脉

2019年,光大国际给予15个公众开放成绩较突出的项目年终考核加分,优中选优,从中评选出6个公众开放先进单位,不仅营造了公众开放工作的良好氛围,更让公众开放工作不再成为企业的一项负担,而成为积极努力的行动领域。

那除此之外,光大国际公众开放工作还有哪些经验所在?这些经验能不能复制?

田顺告诉记者,如果总结光大国际公众开放工作的“秘诀”所在,可以将其归纳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实干推动”。

尤其是完善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是做好公众开放工作的“致胜一招”。2019年初,公司成立了以总裁为主任、各业务板块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光大国际安环管理委员会,下设光大国际安环管理部,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每个项目总经理要亲自抓公众开放工作、建立规范的公众开放流程,使得公众开放在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

“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摸索出,提升公众开放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田顺说。

为此,公司制定了《关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公众开放活动的管理体系架构、开放的范围、开放前的准备及开放接待流程等内容,并对公众开放活动的宣传、总结、考核、评比等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从制度上予以规范。

同时,针对各公众开放项目的接待频次、档案管理等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工作,光大国际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公司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推进公众开放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公众开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有的项目水平参差不齐,各项目之间也有差异,为提高公众开放专业化水平,2019年我们召开了公众开放工作会议,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田顺说,下半年,公司还专门举办了公众开放讲解员培训班,聘请专业讲师,针对讲解员接待礼仪、讲解技巧、突发情况应对等进行全面讲解,并现场模拟演练。

“通过这种现场互动教学的方式,提升了讲解员科学素养和宣传水平,提高了公众开放整体专业水平。”田顺如是说。

开放脚步不停

规范化管理提上日程

翻看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光大国际公众开放工作成效显著。

“垃圾发电项目参访人数最多,有11万余人,约占总人数的86%,全年接待社会公众共计3876批次。”在田顺眼中,公众走进来,看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确认了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状况,也就消除了对垃圾焚烧的误解,增进了对环保工作的信任度。

“这也是对光大国际‘情系生态环境、筑梦美丽中国’的美好环保愿景的支持与认可。”王天义说。2019年6月,光大国际因公众开放项目荣获“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和“生态文明奖”荣誉。

但王天义也强调,放眼未来,公众开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完善、推进的节点也还很多。

2020年,光大国际计划再开放25个项目。“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行公众开放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田顺表示,今年公司将编写《光大国际公众开放企业管理标准》,明确公众开放的接待流程、设施管理、讲解员队伍建设等内容,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此外,公司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众开放软硬件设施建设,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完善风格不同的科普宣传内容,并根据公众不同需求,丰富参观路线和交流方式,更好地提升各类来访公众的体验感。按照光大国际的计划,新开放25个项目最迟将在今年6月31日前正式整体开放。

记者也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光大国际全体员工加入“最美逆行”队伍,为各地市超过1亿户居民守护健康清洁环境,累计处理医疗危废6897吨、定点医院或隔离区垃圾2633吨、医疗废水5.7万吨、口罩210吨,充分展现央企担当。

对于行业前景,王天义充满信心。他表示,尽管世界经济动荡、突发新冠疫情、国家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让光大国际的2020年开局面临切实挑战,但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产业市场化。“随着国家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中央会加快推动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明确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主体支付责任,确保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稳健有序发展。”王天义说。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