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习惯成自然 成效不反弹
生态环境部公布2月和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阳乡完善治理机制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落地
习惯成自然 成效不反弹

▲图为东阳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右图为陈立雯(右二)和零废弃村落团队伙伴。
 

◆本报见习记者肖琪

春节前,陈立雯辗转难眠地琢磨一件事:怎样才能让江西省上饶市东阳乡的垃圾分类体系经受住春节返乡潮带来的考验。因为过年前后垃圾量将比平时增长3倍~4倍,而返乡村民并不怎么熟悉垃圾分类体系。

如何保障乡村垃圾分类成效不反弹,是他们要应对的挑战。

孩子们带回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

陈立雯是环保公益组织——零废弃村落的发起人。2018年12月,零废弃村落来到广丰区东阳乡,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一年来,东阳乡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运行得相对稳定。

根据以往经验,春节期间的垃圾分类将面临极大冲击。

“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孩子们。”陈立雯介绍,“东阳乡有一所小学和中学,每个孩子都收到‘垃圾分类日记’的任务,它被夹在了孩子们的成绩单中。”

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乡政府则动员各村委找到他们,鼓励其成为志愿者,陈立雯与团队一起对他们进行室内和室外的垃圾分类集体培训。孩子们学习了乡村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还了解到家乡过去一年来垃圾分类的情况。一时间,100多位学生参与到春节期间的垃圾分类行动中,有了他们的加入,陈立雯才不再担忧。

在培训现场,每个村选出一位行动队队长,负责本村的垃圾分类组织和执行管理工作。短短3天的培训,学生们知晓了自己的责任,对于到底怎么分、需要注意什么细节,每个人心中都更有数。

志愿队的孩子们,每天早上和中午准时集合,重复着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既督促也指导每一户的分类。不少村民开始积极参与,因为自己的孩子有可能就在检查的队伍里,谁也不能让自家孩子难堪。

田青铺村的诗妍在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发现村民们虽然在一些细节上做得有一点瑕疵,但是他们很愿意听我们的意见,都在积极配合我们,而我家的分类也越做越好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回乡的村民们按照村里的传统习俗,办酒席宴请宾客。过去,这种做法往往在短时间内增加垃圾产生量,也给后期的分类和收集增加负担。

今年不同。有一天陈立雯走访到一户刚结束宴请的村民家,领她查看自家垃圾桶的小孩,正是之前参加过垃圾分类培训的学生。“我没想到一个初中生带领着家庭实现了改变,在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孩子们的责任心被激发了。”

孩子们的加入,不仅改变着自己,也改变了整个家庭。他们慢慢对垃圾分类有了深入的认识,还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垃圾减量不出村,考核评比稳固效果

零废弃村落来到东阳乡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政府、收运企业、群众之间的连接,把他们都纳入到治理工作中来。经过前期的调研、硬件准备等一系列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收运企业主营的关系。

在零废弃村落的帮助下,东阳乡制定了“四分法”的分类标准,分别是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但是在源头,却并不像城市里一样放置4类垃圾桶,而是每家每户村民家只发放绿桶和黄桶,用于投放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物鼓励村民自己收集卖钱,有毒有害垃圾则定期收集,集中处理。

分类收集的第一步是对原有的混合收运车进行改造或者重新购置,根据东阳乡多山地和房屋的布局情况,村里按照空车上坡,重车下坡的原则重新规划了路线,同时以250户为一片,配备1位收运员和1辆收运车。绿桶里的可腐烂垃圾被就地堆肥,目前,全乡共建立5个小型分散堆肥场,实现垃圾减量和不出村。

为了广泛宣传,村里安装了大喇叭进行广播。村委还感叹,“多亏为垃圾分类装上的大喇叭,给疫情防控工作也帮上了大忙。”除了广播和讲座,挨家挨户的垃圾分类动员和指导也在同步进行着。

陈立雯介绍,在前两周分类收集垃圾时,村委会跟着记录分类情况,并对不熟悉分类的家庭及时纠错。这是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一环,既帮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也及时记录形成工作台账,便于管理和后期考评。

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在探索依靠考核评比来稳固垃圾分类效果的过程中,东阳乡同时进行着两类评比,一类是村委会以红黑榜的形式对村民分类情况进行评比,另一类是乡里对包括村委的工作、收运公司的工作以及村民垃圾分类情况等各方的考评。东阳乡不断探索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使垃圾分类体系中的各方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各方努力下,东阳乡的垃圾分类工作宛如一架良性运转的机器。根据零废弃村落的调查,95%以上的居民有了垃圾分类意识,各村的分类准确率虽略有差异,但平均维持在75%左右。

“长期驻扎当地,与各方一起协作探索监管的长效机制,是零废弃村落推行垃圾分类的特别之处。”驻扎在东阳乡,陈立雯有了更多机会观察村民行为的变化。在社后村,有位妇女把自家分类垃圾桶刷得很干净,带动了邻居也这么做。家中来了不懂分类的亲戚,久居在此的老人会因考评得分受影响而懊恼,进而宣传、带动亲戚们,学起来、做起来。这些小改变,一点一点地影响着东阳村的垃圾分类现状。

东阳乡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纳入社会治理体系

在东阳乡开展垃圾分类的一年多里,零废弃村落协助举办了多场交流会,同时邀请多名国内外专家来此分享和指导,这里的垃圾分类体系也成为社会治理体系走向完善的一个缩影。

通过探索,东阳乡建立起以行政管理体系为主导的垃圾分类动员工作机制。其核心是村委参与动员的治理机制,再加上乡委政府主导的监管考核体系,实现乡委对村委,村委对每家每户日常垃圾分类情况的管理。同时,乡委、村委和垃圾管理企业在垃圾分类上有了各司其职的清晰治理框架。

在陈立雯看来,东阳乡建立的可持续监管考核体系十分值得关注。“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在全国5个省份,开展过多个村庄的垃圾分类工作,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村级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无法实现可持续的治理体系建设。”走过了宣传动员的前期阶段,陈立雯认为要想保证垃圾分类的效果,就要在乡一级层面建立社区管理机制。

“垃圾分类社区治理所需的社会条件还需要深度培育。”陈立雯希望,东阳乡的上一级单位未来能够提出针对性措施。在东阳乡,他们规划了从一个村到一个乡镇规模的垃圾分类路径,再通过乡镇机制的建立让垃圾分类的效果稳固下来。“不能只做一个村,要做乡镇整体的垃圾分类,要推动区域性治理。”

陈立雯认为,垃圾分类应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变成内动力。在东阳乡,从乡党委书记、乡长,再到各村委,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推进垃圾分类需要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并且持之以恒,也需要他们在不同阶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连续性。

如今,东阳乡每个月运往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量同比减少了50%~60%。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