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法治
3上一版
 
最高法试行公益诉讼文书样式
执法人员守候二十多天换来真相大白
山西启动黄河(汾河)流域违法排污清零行动
河南首次获大练兵“双荣誉”称号
探索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浙江首个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落户安吉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4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通一重点排污单位借雨水管深夜偷排生产废水
执法人员守候二十多天换来真相大白

 

◆本报见习记者韩东良

江苏省南通市环境执法人员苦苦守候20多天,成功查获一家企业利用私设暗管从原水池进行偷排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目前,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7名污染环境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举报信息震惊了接访员

2019年12月10日,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收到举报线索:某化工园区内的一公司“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左右,将生产废水通过雨水管网向附近河道排放”。

虽然不能确定真假,但这样的举报信息还是让接访人员十分震惊。

近年来,南通环境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在规范开展“双随机”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坚持突击检查、交叉检查、专项行动、联合执法“四个常态化”执法,环境违法的大案、要案明显减少,借雨水管偷排生产废水如此恶劣的行为在近年来全市查处的案件中并不多见。

当天,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局就成立专案组,并将举报信息限定在专案组内人员知晓,安排专人值班,一旦再有举报信息就直奔现场。

主动出击核查企业排放口

根据举报线索,企业如再次偷排时会及时提供信息。专案组耐心地等待了两天,但是举报人似乎消失了,并没有主动与执法人员联系。期间,执法人员调阅了被举报企业近年来的环境状况。

据查,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初,投资上亿元,主要从事医药生产,是2019年度南通市重点排污单位。专案组人员发现,该公司自2017年以来,先后多次受到税务、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处罚,仅2019年罚款就高达100余万元。

因迟迟未等到举报人的消息,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局决定主动出击。

2019年12月13日,专案组人员决定会同监测部门对该公司进行突击夜查,为了确保赶上偷排时间,专案组特意选择深夜十一点半出发。

当晚,专案组对企业申报登记的几个排口进行了核查,最终确定了位于该公司厂区北院墙外的废旧雨水管道,执法人员在管道内发现了深黑色的废水。但由于无法确认黑水属于生活污水还是生产废水,加之调查时企业并不在排水,为避免打草惊蛇,办案人员决定按兵不动,在对现场证据进行固定后,办案人员随即撤离了现场。

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风声,企业很久都没有动静。专案组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为保证随时出击,在常规执法排班的基础上,专案组5名同志专门排出了值班表,2名领班8天一轮换,3名专案组成员3天一轮岗。同时,所有常规值班人员都接到了额外的指令:值班期间保证联络畅通,执法装备随身携带,24小时随时出动。

深夜突然再次接到举报信息

然而,从2019年12月13日开始,将近20天的时间,企业没有一点动静。长时间的值勤待岗,让专案组成员疲乏不堪,但谁都没有松懈。

2020年1月3日凌晨,值勤的执法人员忽然接到举报人打来的电话,“企业正在偷排,速来现场”。

突然而来的消息,让执法人员兴奋不已。在联系了值班领导以及检测机构后,专案组当班的一行3人随即向企业赶去。深夜两点多,办案人员扑到了现场。

一根粗大的排水管正“哗哗”地向河道排水。顺着水管逆行而上,水管从企业外墙延伸出来。在软管源头,一台提升泵在企业废水原水池里马力全开,正在 “呼突呼突”地作业。废水正是从这里排出来的。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企业的胆大妄为还是让执法人员大吃一惊。

随即,采样人员在软管排口河道附近、软管出水口以及企业偷排废水池等点位进行了采样。

期间,接到消息的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人员也赶至现场,同时到达现场的还有当地公安部门。

调查初期一度陷入僵局,企业相关人员沉默不语。专案组3名信心满满,即便是“零口供”也难不倒环境执法人员,用证据说话。

暗管偷排有毒物质涉嫌刑事犯罪

该企业排放的不仅仅是常规污染物,在该企业大气监测中曾经检测到二氯甲烷;如果水污染物中也有二氯甲烷,那么本案就不仅仅是行政案件了,就会涉嫌刑事犯罪。2019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二氯甲烷位列其中。根据办理环境污染犯罪的有关司法解释,暗管偷排有毒物质将会构成污染环境罪。

监测人员携带样品离开现场后,办案人员从污水操作工着手,在污水操作工的陈述中发现了端倪,并由此锁定并取得了企业实施违法行为的关键证据。随后办案人员对企业经理、环保总监等人逐个调查,初步固定了案件事实;同时监测机构也传来消息,污染物中检测出“二氯甲烷”有毒物质。

此案不再是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已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犯罪。

经过南通公安机关食药环侦部门的连夜追捕和缜密侦查。目前,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7名污染环境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