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人与鸟的悲鸣挽歌
好鸟枝头亦朋友
生态文学蓬勃的早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鸟枝头亦朋友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自然生态情怀
 

◆王争亚

翻开唐诗宋词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鸟儿是古诗词中出镜率很高的对象,堪称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网红”。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人热衷于写鸟或许还不能上升到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文人朴素而又难能可贵的自然生态情怀。

欣赏古诗词中的鸟儿,我们不妨先从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中去聆听悦耳的啁啾之声。“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绝句》中的名句。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轻盈地飞翔。诗人在明丽开阔的背景之中,刻画了鸟类怡然自得的欢快之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王维的《鸟鸣涧》,在万籁俱寂的春山中,悄然升起的月亮洒下一片清辉,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或许是鸟习惯了春山的静寂和幽暗,似乎连月出都会带给它们新鲜感,于是鸣叫声回荡在空旷山涧。

此外,“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等诗句,都生动展示了各类鸣禽那绝妙动听的天籁之音。读着这些诗句,我们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莺啭鸟啼的原生态环境之中。

除了描写鸟儿的欢快鸣唱之外,古人描写的鸟儿很多是与春天联系在一起的。

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便是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江南春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歌燕舞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是唐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的两句,诗句以仲春二月时节黄莺欢鸣、浮萍转绿,形象地把江南水乡的物候特征表现了出来。

更难能可贵的是古人在写鸟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倡导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如欧阳修的“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作者感慨,如果把美丽的画眉鸟锁起来,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应该让它们挣脱牢笼、重返自然。白居易笔下“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诗句,则写得更为情真意切,读了这样的诗句,谁还会忍心去伤及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王建《寄旧山僧》中的“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其中的“求”和“乞”更是诗人爱心的点睛之笔。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这些朴素的生态自然观,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文明之光,体现着古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各种野生鸟类的生态情怀。在我们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以古为今用的眼光来鉴赏这些诗词中的生态意境,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