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自热食品成新宠 安全问题别忽视
紧跟国家政策 订单滚滚而来
自带杯子买奶茶,试试看?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带杯子买奶茶,试试看?

 

◆本报记者 陈妍凌

“复工啦,奶茶约起。”90后白领小婷近日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高颜值奶茶。

随着疫情形势趋缓,奶茶、咖啡等下午茶订单量近期逐渐攀升。“武汉奶茶订单3天增8倍”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支付宝联合饿了么发布的消费回暖数据也显示,仅3月16日~3月22日,全国奶茶订单量就已达到复工前的4倍。

手捧一杯甜甜暖暖的奶茶,让不少人幸福感倍增。然而,大量一次性奶茶杯用后即扔,又不免让一些奶茶爱好者有了对环境的负疚感,萌生出自带杯子的冲动。

那么,市面上的咖啡、奶茶品牌连锁店,是否支持用户使用自带杯子?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商家支持度,差别有点大

奶茶正越来越受欢迎。数据显示,2018年美团外卖奶茶订单量突破2.1亿单,美团平台上茶饮商户的数量也相比2017年翻了3倍。

由此消耗的一次性杯子数量巨大。环保组织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2019年的调查显示,当前咖啡、茶饮店的饮料杯鲜有被回收。这家机构表示,广州四大商圈的12个饮品品牌的21家店,每天使用超过1.6万个一次性饮料用杯,而这些门店的数量仅占广州饮品店的不足1%。

那么,顾客能否自带杯子去这些饮品店消费?

记者在北京探访发现,除了瑞幸咖啡客服人员明确表示“不支持自带杯子”外,星巴克、COSTA等多个以咖啡为主打的连锁品牌,都支持并对此给予优惠。

“自带杯子可以减免4元。”星巴克客服人员日前对记者表示,“但是您不能使用一次性杯子,要支持环保哦。”

北京市东城区一家COSTA咖啡门店员工也表示,自带杯子可以享受4元优惠,并表示,“不会影响咖啡口感,它只是换了个杯子装而已。”

但是,与咖啡行业不同,奶茶行业对自带杯支持力度并不大,对此给予优惠的品牌也极少。茶饮品牌喜茶自去年六五环境日开始,对自带杯子的顾客有两元优惠。根据其规定,只要自带杯杯口直径超过6厘米、容量超过500毫升且洁净可受热即可。截至去年12月31日,喜茶自带杯活动共减少近两万个饮品杯。

类似喜茶的做法在业内并不普遍。记者从奈雪的茶、一点点、coco都可等品牌位于北京市的多家门店了解到,工作人员可以应顾客要求,将制作完成的饮品倒入自带杯中,但顾客自带杯子不享受优惠。

企业的不积极态度影响员工的认知,体现在服务中,有时会挫伤顾客自带杯子的积极性。

一位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询问,颇为不解道:“您不用自带杯子呀,我们的杯子是免费的。”也有网友抱怨,曾自带杯子到位于山东青岛的某连锁奶茶店消费,店员先用一次性塑料杯制作奶茶,做好后倒进顾客的自带杯中,随即将一次性杯子扔掉。“我是为了不用一次性杯子才选择自带杯的,这样看没差别啊。”

另一位有过相似经历的顾客感慨:“店员允许我用自带杯,大概只是为了服务好我这种‘难搞的顾客’,不是为了环保。”

消费体验与环保,二者难兼顾?

在咖啡业界多数品牌支持顾客自带杯、不断强调品牌绿色经营的同时,为什么奶茶业界却明显对自带杯提不起兴趣?

业内人士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奶茶现场装杯制作时,需要添加多种小料和饮品,部分品牌甚至在奶茶杯上标记刻度来对操作员加以提示,而自带杯大小不一,容易影响操作员的配比精准性,进而影响成品口感。

同时,为了加强管理,不少门店的销售情况需要与消耗的一次性杯子数量挂钩核算,哪怕废弃的杯子耗材也要记录在案,而顾客使用自带杯会增加核算难度,甚至可能造成乱账。

此外,影响视觉体验也是原因之一。咖啡多是在顶部通过拉花或加奶油等来进行视觉加持,茶饮却不同。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中,它们上下分层、颜色渐变,底部有椰果、珍珠、红豆、水果等,中部有牛奶、果茶等,顶部还有奶油、芝士、碎冰、奥利奥粉,不仅抚慰顾客味蕾,也给人以视觉享受。一旦装入不透明的自带杯中,茶饮的“颜值”特色就丧失了。

不过,在喜茶相关工作人员看来,部分困难可以解决。比如,喜茶每道配比工序都可以通过小量杯等容器来精准衡量添加量,不会因为顾客自带杯而影响操作。喜茶还在不少门店的收银操作系统中增加了“自带杯减两元”一项,顾客自带杯也不会影响企业核账结算。此外,这位工作人员认为,注重视觉体验的顾客大多会自带透明杯,“如果带了不透明杯,说明环保可能是这位顾客更看重的,视觉体验倒在其次了。”

然而,喜茶也有自己的困扰。目前顾客对自带杯的参与度还不高。上述工作人员坦言,“我们是很支持自带杯的,但最大的困难是排队。”喜茶销售火爆,到店自提商品的用户,一般会提前大半个小时线上下单,在线排队,避免现场等候。然而,为了避免因自带杯尺寸等不合规引发与客户的纠纷,喜茶和许多咖啡品牌一样,只支持这类订单在门店现场点单。工作人员确认自带杯合规可用后,方可下单制作。这就意味着,自带杯顾客得在现场长时间等待。

在业内人士看来,每一次绿色的尝试,都需要探索的勇气和不断优化方案的智慧。比如,有饮品店把冰激淋勺由塑料的改为木制的,被顾客抱怨“口感怪、有味道”;也有的店铺尝试推广纸质吸管,被批评“太软,得赶紧喝”。如此看来,每个新方案都要在顾客消费体验和环保之间寻找平衡点,使二者得以兼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