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抓紧制定行动计划 保护和完善产业链
设立耕地质量保护红线
因地制宜治理农村污水
支持、推动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湖北医废危废处置监管将全面提档升级
生态环境部关于2020年5月23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核与辐射)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王宜:
因地制宜治理农村污水

 

“这个提案源于去年7月的一次全国政协医卫界调研活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说,几次实地调研后,她认识到“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治理好农村污水,保障农村用水安全。”

“随后的9月、10月、11月,我5次到不同的村庄实地查看、调研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王宜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相当比例处于“晒太阳”的状态,有的设施建好仅仅两三年就不能正常运行。

王宜走访村民后了解到,这些污水处理设施之所以不能运行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运行成本太高,村里没有钱运行;二是设备很复杂,村里自己不会维护,而请人维护要花钱;三是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的时候会散发出臭味,周边的村民有情绪;四是村民对污水治理工作不理解,对污水的危害认识不到位。

因此,王宜建议:

一是选择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运行稳定的技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规模不大、分散,污水处理成本要高于大型市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成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费通常来源于项目经费,而运行经费没有保障来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分散,专业人员维护时交通、人工等成本高。所以“高、大、上”的设备不一定适合农村地区。

二是要因地制宜选择技术,优先选择生态效益好的技术(例如北京市平谷区的湿地治理方式)。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农村地区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相应的技术。距离大城市近的城镇,污水处理并入大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远离大城市的乡村可以灵活使用生物+生态处理技术。

三是选择社会效益好的治理方式。王宜认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家家户户的民生工程,“要让村民参与进来,鼓励专业公司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优先使用项目所在地的劳动力,提升工作的综合社会效益,赢得村民支持。”

四是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吸收当地劳动力参与,日常维护工作采用专业公司维护与当地村民看护相结合的方式。

五是建议相关部门灵活掌握污水处理设施的用地指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用地批复等手续十分繁琐,请有关部门考虑适当放宽审批条件,避免“一刀切”,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搭建绿色通道。文雯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