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下一版4
 
稻城亚丁:美丽真的能当饭吃
3年治理黑土滩8.4万公顷
修复草原生态 强化合理利用
每年少采地下水20万方
以精致颜值邀客“入富春”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
稻城亚丁:美丽真的能当饭吃

游客来稻城观光旅游。王小玲供图
藏族小屋。王小玲供图
 

◆本报记者王小玲

“稻城汇聚了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利用周末,成都的登山爱好者陈柳西再次启程。她觉得,感受亚丁风光的最好方式,就是如当地虔诚的藏民一样,徒步转山,亲身感受壮丽神圣的雪山、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山。

2019年,有近350万人次的游客像陈柳西一样,来到这里沉静心灵,感受自然。

生态成经济优势,最穷村落捧上“旅游饭碗”

四川省稻城县亚丁村,隐匿在雪山与森林之间,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村子里共有35户人家,每一户藏房的摆放都十分随意,但细看又似乎都经过精心设计,与自然那样的协调。

走进素有“最后的香格里拉”之称的亚丁村,在简单的交谈中,陈柳西了解到,早些年,村里的农牧民以放牧、挖药、砍材为生,不仅对自然保护区破坏较为严重,人均年纯收入也不足7370元。可以说,是稻城县最穷的村落。

2011年开始,村里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稻城县充分利用亚丁良好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通过吸纳村民参与景区管理、门票收入分红和鼓励发展民宿等方式增加农牧民收入。

格绒尼玛是亚丁村的建卡贫困户,2014年他家那幢闲置破旧的房子摇身一变,成了风情浓郁的藏家小楼。由村里帮助协调,房子出租给景区旅游公司,一年就有近20万元的收入。其他34户村民的闲置房,也同样随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焕然一新。

除了房屋的出租所得,按照《稻城亚丁旅游门票分红制度》要求,格绒尼玛每年还会有门票收入。这份补贴分红,涉及到亚丁保护区内4个乡镇的农牧民。目前,已累计发放各项补贴资金5325万元,受益农牧民9000余人。

手捧“旅游饭碗”,亚丁村实现了脱贫,成为稻城县最富有的村子。据了解,2019年,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余元,是2010年的6倍多。

亚丁村的华丽转身,是稻城人为自己找到的新路——旅游扶贫。

“我们深入剖析了稻城的生态资源,将其转变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稻城生态环境局局长次真说,发展全域旅游经济,是稻城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重要实践路径。亚丁村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目前,稻城已获得“天府旅游名县” “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并正积极创建亚丁5A 级景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旅游业态跨越发展,贫困县摘帽

“每年5月到11月,是稻城最好的时节。”陈柳西说,这里有“阳光、温泉、冰雪、神山、星空”等八大旅游产品供你选择,在这里,你还可以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

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流连忘返。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与稻城实行差异化发展模式分不开。在探索中,稻田县实现了扶贫、生态保护和镇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旅游+”的模式开辟出多样的方式。“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模式开始落地生根。这里成为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世界天文旅游目的地,举办了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Skyrunning天空跑龙腾亚丁国际性赛事,国际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新建成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为全力打造天文主题公园助力,亚丁演艺中心则成为大型文化歌舞剧、民俗表演的“盛大舞台”。

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旅游市场和城镇、农村商贸网点获得了发展机会,传统商贸模式也不断提升,青稞、川贝母、牦牛、藏香猪等特产,销量正稳步提升。

旅游业的发展给农牧民带来了增收的机会,除了旅游扶贫这一项选择,在实现深度贫困脱贫上,稻城县还全面落实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奖补政策,设置护林员、河道管护员等生态公益岗位798个,兑现生态补偿资金352万元,使稻城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提前实现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目前,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近9000人,从数据上看,旅游业对稻城GDP的贡献已超过50%,旅游收入对全县农牧民的增收贡献已超过60%。

“现在,通过新模式的探索,稻城促进了旅游业态的跨越发展。为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提高游客出行品质,稻城还在弥补短板上下功夫。”次真介绍,近年来,亚丁景区把旅游“厕所革命”作为景区发展战略,解决了高原寒冷景区入厕难的问题。

聚焦于提升旅游服务,丰富旅游产品,这让稻城留住了更多游客。

擦亮招牌,“两山”实践全面推进

生态旅游的发展,让稻城人经历了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的心路历程,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次真介绍,“稻城县作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又是生态脆弱区。”

独特的生态地位让这里的发展既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

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行动,加强生态功能区监管,做好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一项项工作,正是稻城对生态环境的细心“呵护”。

通过努力,这里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先后荣获“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和“全国防沙治先进集体”等荣誉。

如今的稻城,已经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未来,稻城县将以建设“美丽生态、创新开放、繁荣小康”的新稻城为核心,擦亮“天府旅游名县”的金字招牌,积极融入全州“三环一带两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稻城县生态优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良好的工作基础,切实巩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

美好的未来在次真的眼中显得非常具体。“预计到2021年,稻城生态旅游收入增长率超过25%,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5万元。”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