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射阳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当“局外人”
建好用好人工湿地系统
确保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深圳推出“无废城市”创建示范点巡礼活动
全面发力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青山”越多 “金山”也越多
滁州一体推进“山、水、气、城”共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越多 “金山”也越多
浙江景宁县护好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周兆木 洪旭朝 林泽瑜

“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一年可以赚个十五六万元,挺高兴的。把自然生态保护起来,‘青山’越多,我们的‘金山’也越来越多了。” 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的雷建平说。

雷建平是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宁县)大均乡的一位村民。景宁县境内有600余条河道,总长1800余千米,水资源丰富且优质,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7.0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6万立方米,为浙江省人均占有量的10.06倍。全县16个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Ⅰ、Ⅱ类断面比例为100%。

近年来,景宁县跳出传统治水理念,通过盘活“水动能”、提升“水标准”、激发“水优势”、开发“水文化”等举措,打造“水工融合、水农融合、水渔融合、水旅融合”经济效益,推动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取得较好成效。

丽水市委常委、景宁县委书记陈重介绍:“让群众真切认识到生态是有价值的,而且是能够增值的,可以更好地激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的信心和热情。”

景宁县注重盘活“水动能”,催生“水工融合”效益。作为“中国农村水电之乡”,景宁可开发装机容量达57.04万千瓦,约占全省的1/10。近年来,景宁县利用天然水域落差及水源优势建设生态水电站,发展小水电经济,小水电年均产值近5亿元,上缴各类税费7200万元,税费收入占县级财政收入的8%。其中,景宁县采用“捆绑打包”的方式,申报小水电国际清洁发展合作机制(CDM)项目,涉及电站64个,推进清洁能源替换,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7万吨,年均净收益可达4300万元。

景宁县注重提升“水标准”,催生“水农融合”效益。依托“景宁600”农产品品牌平台,通过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强化优质水利供给,提升灌溉水质标准及供水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灌溉水源,高效培育生态精品农业发展区。

截至目前,景宁县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5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1.1612万亩,创建高山生态精品农业基地约9.73万亩,实现农产品平均溢价28%,年均产值达4.31亿元。

此外,景宁县还注意激发“水优势”,催生“水渔融合”效益。依托高山冷水资源优势,景宁县通过加大技术扶持和执法保障力度,探索“稻田种养”“茭鱼共生、茭鳅共生”等互利共生模式,实现渔业生产和水资源保护“双赢”。目前,全县增殖放流年均1500万尾,已培育12个优质鱼种,渔业总产值年均5000万元。

同时,景宁县还推进渔业经营链条产业化,如每年春季举办垂钓节,开展集民族文化展示、水上运动、生态观光、亲水休闲旅游、垂钓体验于一体的滨水活动等,发展综合型水渔产业。

实践中,景宁县不断开发“水文化”,催生“水旅融合”效益。通过对水域沿岸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深耕“水旅”文化资源,推进休闲康养项目孵化,培育水旅融合发展经济带,发挥产业效应。截至目前,景宁县打造完成畲族廊桥、《千峡湖》歌舞剧等水生态文化产品45个,建成沿河民宿经济带3个,年均接待游客298万人,直接营业收入达2.1亿元。

如今,景宁县功能齐全的休闲康养综合体——畲乡绿廊水利风景区,被评选为浙江省“十大经典绿道”之一,年吸引游客量约达135万人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