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治理塑料污染 四川定下“时间表”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山东开展夜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汛期我们坚守在一线
北京出台浅山区保护规划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发布
“逢山开路”保督察
福建与兴业银行签署协议共同助力绿色发展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出台浅山区保护规划
近三成市域面积划入 ,强化生态保育与修复
 

本报见习记者李茹玉北京报道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近日公示了《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2017-2035)》(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围绕保生态、保民生、保文脉的总体策略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规划》拟强化“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强化生态保育与修复,严格环境治理,同时提升生态文化资源品质,实现绿色发展。

按照《规划》,北京市拟将以高程系100米-300米的浅山本体为基础,主要包括第一道山脚线穿越的平原和浅山交界地区,以及300米等高线穿越的浅山和深山交界地区(不含密云水库以北地区),并将中心城区及新城集中建设区范围予以调出,形成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范围,共涉及海淀、丰台、石景山等10个区、66个乡镇(街道),总面积约4833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9.5%。

根据《规划》,浅山区总体空间格局为“两带、三区、多板块”。两带即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形成区域整体文化脉络;三区即东北部水源涵养和生态休闲区、中部首都功能延伸区、西南部历史文化和生态休闲区;多板块即若干历史文化资源集中、景观风貌特色鲜明的生态功能板块,聚焦展现文化内涵、提升首都功能、彰显生态魅力。

在功能定位上,《规划》提出,浅山区的核心功能是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要着力构建与浅山区相适宜的功能体系,更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好提升首都功能,更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激发生态涵养区内生活力。

在开发建设上,《规划》强调要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严控山脚线以上山区开发强度,逐步降低浅山区整体开发强度,实施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双控。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