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因生态搬迁的塔河村民,笑了
图片新闻
回归自然,走生态之路
“江南缫丝”喀斯特深山扎根记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轮台县草湖乡让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还能致富
因生态搬迁的塔河村民,笑了

 

◆本报记者 杨涛利 通讯员 李建坡

如今,从空中俯瞰阿克提砍新村,只见一排排蓝顶粉墙的安居房,整齐排列在荒漠戈壁上。不远处的庄稼地,绿意盎然,装点着新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地处塔里木河中游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草湖乡,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家园环境正因生态搬迁而“新”。

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原本分布着长100公里、总面积147万亩的天然胡杨林和灌木林带,是维护绿洲生态和生产安全的屏障。但随着上中游用水量的增加,造成下游河道断流,河道两岸胡杨林大片死亡。

为了让塔里木河沿岸再现绿色长廊,轮台县启动实施了塔里木河治理移民搬迁工程,将位于塔里木河沿岸的原始胡杨林区的草湖乡整乡搬离,最终完成4个村552户2549人的易地安置工作,退耕的1.02万亩土地也都种上了生态林。

移民政策到位,心里更加敞亮

阿克提砍村是草湖乡的生态移民新村之一。20年前,这里的居民曾散居在100公里之外的原始胡杨林区,家家都是低矮破旧的土房子。关于草湖乡,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每天供电三小时,人畜共饮河坝水,马车两天到县城,用羊换面过日子。”

如今,阿克提砍村换了模样,宽敞的院落,笔直的街道,商店、卫生院、文化广场、商业街一应俱全,透着现代化的气息。

作为生态搬迁的受益者之一,巴哈尔古丽·沙布尔现在新村经营着一家商店。她感谢生态搬迁让女儿有机会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如今女儿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以后能有更好的未来,这是最让我骄傲和欣慰的事。”巴哈尔古丽·沙布尔说,以前交通闭塞,很多孩子直到初中毕业都没有出过乡,而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去过。

说起当年的搬迁事,村民阿孜古丽至今仍记得,大家刚整体搬离的时候,对故土依恋不舍,对未来生活疑虑重重。搬到新地方后的半年时间里,她都没有笑过。随着移民新村的建设越来越好,移民政策逐一落实到位,新村建设初具规模,大家的心也渐渐敞亮起来。

阿孜古丽说:“来到新村后,大家种地、养羊、养鸡、买农机具、买家电等,政府都给发补贴;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费全免;老人干不了活,政府给发养老金;看病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方便极了。这样的好日子比老家不知好了多少倍。”

生态功能得到恢复,野生动物也回来了

搬入新居的村民富了,生活变得欣欣向荣。人们世代居住的草湖乡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塔里木河中游生态的逐渐恢复,野生动物也回来了。

“小时候,草湖乡环境很好,有胡杨、红柳,还有很多小湖泊。我经常看到野猪、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在村民麦麦提·依卜拉音的记忆中,他的家被一片原始胡杨林所包围。

以前的草湖乡村民开荒种小麦、棉花等农作物,大范围养羊放牧。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植被造成破坏,导致缺水、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用水增加,造成下游360多公里河道彻底断流,河道两岸胡杨林大片死亡,更为严重的是下游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呈合拢趋势,绿色走廊环境恶化。

为了拯救家园,2002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实施了草湖乡生态移民工程,实现了退耕1.02万亩。近39万公顷的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被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轮台胡杨林公园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

另外,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也顺利实施,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工造林、滴灌绿化、胡杨林拯救复壮等工作的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樊卫民介绍,“2016年至2019年期间,轮台县累计引洪灌溉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仅2019年就修建疏通渠道13条,新建和清淤引洪渠51.37公里,总灌溉面积达30万亩。通过疏通渠道、修建拦水坝等,有效修复了胡杨林的生态功能,提升了生态承载能力。”

如今,经过多年的治理,草湖乡湖泊、湿地、河沟交织,胡杨与红柳遍布塔里木河两岸。“以前离开的野生动物现在都回来了,看到这里一天天地变好,我也看到新希望。”草湖乡胡杨林管护站工作人员拜哈提亚·艾买尔说。

发展特色养殖,脱贫致富有门路

草湖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艾木都力·肉孜告诉记者,刚搬来时,由于村民以放牧为主,缺乏技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62人。如何让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还能致富,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久后,乡里把脱贫的路子放在了特色养殖上。草湖小山羊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乃至全疆独一无二的牲畜品种,而新草湖乡则是小山羊养殖重点地区。艾木都力·肉孜说:“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将畜牧业品牌化。”

艾木都力·肉孜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乡里通过加强养殖管理和技术培训,达到全乡每年出栏量约1.5万只的水平,一只小山羊能卖上千元,养殖户也增加到193户。

脱贫增收的另一条路子来自土地流转。草湖乡地广人稀,土地含碱量极大、降雨稀少,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增收空间小。乡里鼓励种植技术不强的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价格最高达每亩400元,全乡共流转5700多亩。

“土地流转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富余劳动力还可以打零工,外出就业。”轮台县供销社驻草湖乡阿克库木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陈道金介绍说,我们还通过发放鸡苗、菜苗,种植西瓜、甜瓜等方式,让小庭院成为村民的增收致富园。现在,这里有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景观原始的胡杨林区,白杏、香梨、葡萄、石榴等果树种植也渐成规模。

据了解,2017年,新草湖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万元。

“我们是生态搬迁的真正受益者,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45岁的阿克提坎村扶贫专干买合木提·麻木提告诉记者,靠着养殖和土地流转,一家人顺利脱贫。“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