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联防联控治理跨界河流有意愿更要有落地方案
山东济宁危废监管用上大数据平台
跨界河流协同治污需要刚性制度支撑
图片新闻
珠海实行垃圾分类积分换物
鹤岗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成效
送达公告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界河流协同治污需要刚性制度支撑

 

王珊

为提高污染治理成效,跨区域跨流域联防联控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流域、区域在上下游水资源共享、污染防治、联合监测、共同执法、应急联动和生态补偿等方面都做了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除了鄂陕豫三省共护丹江,江浙形成跨界治水一盘棋外,珠江流域综合治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浙皖携手开展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是全国率先实施的跨省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最新数据显示,新安江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为优。目前浙皖正在启动第三轮新安江生态协同治理,这轮治理将根据绩效评价报告反映近年来新安江上游来水总磷、总氮指标上升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水质考核指标。

行政有界,流域无边。跨界河湖的合作治理,历来是河湖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跨界联防联控让河流治理从区域到全域转变,成为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的“金钥匙”,解决了河流上下游、左右岸治理体制、机制不顺和不同步的问题,实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发力,推动全区河湖共治、共保、共管、共享。

虽然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在法律、政策和区域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联动机制、政策手段、技术基础保障等方面还存在需要加强的地方。

首先,协调机制约束力不够强。目前大多数区域、流域间的合作基本以协商为主,依靠的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缺乏管理职能和执行权力,在涉及一些深层次的利益问题时缺乏实际操作性。在协同推进大江大河治理过程中,应建立有约束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确保治理措施落地见效。

其次,在政策手段上,行政手段和措施应用多,市场手段和社会共治手段用得少。为此,应充分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包括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搭建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强化环境信用联合惩戒等。在新安江流域治理中,浙皖两省的做法值得借鉴,两省共同推进上下游地区在园区、产业、人才、文化、旅游、论坛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地区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此外,不同行政区域间、流域上下游的执法标准不统一、环境信息不共享的现象较普遍,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各地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努力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并适时进行联防联动监管效果评估,为规划政策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

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已成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各地应总结经验,在流域上下游的相邻地区间进一步打破行政边界,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共同治理、共同保护,确保跨界河流清水长流。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