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来北部湾寻找古老动物中国鲎
重生的浦溪河
赛场英姿飒爽 攻坚拼命三郎
开学第一课:爱惜粮食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北部湾寻找古老动物中国鲎

 

◆本报见习记者 肖琪

每天,太阳还未露出海平面,科考行的队员们就已经在去往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的路上了。晨曦微露之时,他们开启了当天的任务。他们参加的是由NGO美境自然组织的“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活动,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

根据活动安排,11天的时间里,由33人组成的3支科考队伍,将沿着1800多公里的北部湾滨海湿地,完成古老物种中国鲎幼鲎种群调查、底栖生物调查和非法渔业调查三项任务。

关注北部湾,认识底栖生物生态价值

将目光对准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源于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是我国乃至东南亚重要的海岸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里以平缓广阔的滩涂为主的地貌,造就了独特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幅员辽阔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儒艮喜爱的海草床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然而美丽的海湾,随着经济活动的过度开发和人类足迹的拓展,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威胁。

“具体包括栖息地丧失与破坏、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与利用,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美境自然公共关系经理赵红旭介绍说。

赵红旭曾亲眼看到,渔民们手持高压水枪冲击湿地滩涂,以便将价格喜人的沙虫捕捞上来。在巨大的冲击力下,整个滩涂被翻了个底朝天,很多原本生活在滩涂下面的底栖生物裸露在了阳光下。此外,他也见过渔民们手拿锄头,刨开泥沙翻找车螺。

赵红旭对此感到很无奈。他说,沙虫、车螺都是底栖生物,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中间分子,底栖生物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的特点,对潮间带湿地环境污染状况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然而,海洋是渔民的生计所系。如何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滩涂的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和谐发展之路,美境自然想找到答案。

从2014年开始,美境自然探索以公众参与式监测和公民科学调查的方式,致力于北部湾滨海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期待依靠公众力量推进相关工作。

去现场解救鲎,理解保护真正含义

为了做好生物多样性调查,美境自然选中的两个调查类别是鲎代表的鲎类和勺嘴鹬代表的水鸟。

赵红旭告诉记者,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它的祖先板足鲎类的化石可追溯至4亿多年前。作为生活在潮间带的代表性底栖生物,鲎的生存状况、受威胁现状可以反映整个北部湾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同样反映这种情况的,还有过冬的滨海水鸟。

因此,美境自然的专项调查就针对鲎类(包括中国鲎和圆尾鲎)、勺嘴鹬展开。

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的关注。王珊是其中一位。王珊告诉记者,她了解到,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金门岛等地,曾经都有代表性的中国鲎栖息地。然而,2012年一篇专业性的论文中提到,中国鲎资源量濒临枯竭。

王珊想搞清楚背后的原因。论文中提到,鲎类的医用价值、工业用途、传统食材以及栖息地破坏,是鲎消失的主要原因,但是,来北部湾之前,王珊从来没见过活的野生鲎,对上述原因无法感同身受。

志愿者庞悦与王珊不同。她的家乡就在海边,在参与保护行动之前,她甚至吃过鲎。“有次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长辈说要给我点个好吃的。我当时对鲎不了解,也没意识到消费端对它们的伤害。”

然而,庞悦和王珊一样,直到真正在北部湾看见地笼里被困住而死去的鲎,以及被渔民当成垃圾扔掉的鲎时,才真正理解了,鲎的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保护海洋生物的意义也才真正触及内心。

传递保护理念,壮大保护力量

来自辽宁的志愿者——准大学生王一画,在科考活动中收获了独特的体验。在北部湾,他和队友打破了两项记录:在一条样线上记录到91只鲎,还看到了此行中体型最小的鲎。

这些由志愿者贡献的有效数据,都可以成为美境自然发布《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及保护建议》的依据,包括颇受关注、每年更新的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名录、迁徙季水鸟栖息地鸟种名录等内容。

与往年相比,今年科考成果更加丰富,也更具创新。此次调查范围不仅覆盖了广西的9个滨海湿地重点区域,还扩展到了广东湛江,同时增加了非法渔业调查。

来自安徽的高宇是非法渔业调查组的“团宠”,之前从未接触过非法渔业,所以一开始他并不理解为什么有2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具鱼箔会成为非法渔具。

“直到我看到近十年来,北部湾海岸线的卫星云图上,鱼箔连成了一条线,我开始思考,当传统的渔具达到如此的密度时,对这片海域会带来怎样的破坏?”

这些来自志愿者的思考让赵红旭感到十分欣慰。在他看来,天南海北而来的志愿者通过开展科学监测、亲身参与调查,对海洋生物的命运更加关心,必将进一步壮大保护力量。

据了解,几年时间里,美境自然培养了广西沿海3个城市6支志愿者团队,开展了100多次公众活动,1.3万余人参与了活动。通过进校园开展“爱鲎及栖校园保护行动”,培养了183名中小学“校园鲎卫士”成为鲎及滨海湿地保护的后备军。

“保护并非一道单选题,它是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体系的合集。”赵红旭说,希望更多志愿者加入进来,成为保护理念的传播者,一面关注这片海域生物的状态,一面和当地渔民一起,努力探索人与自然生存的平衡。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