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决守住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2060年实现碳中和离不开法治化市场化
防沙治沙彰显人的精神力量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0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沙治沙彰显人的精神力量

 

◆罗铮

笔者近日关注了中央主要媒体对我国防沙治沙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报道,对人与沙的关系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彰显出我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沙洲植绿、沙海播绿行动开展如火如荼,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沙区特色产业蓬勃兴起,黄沙慢慢地被驯服了,也渐渐地被利用好了。这个过程,是人的精神力量在发挥着创造性作用。

当初沙逼人退,是一个个人站出来,以“绿”为武器抗击荒沙肆虐。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南部的官井村位于沙漠腹地。村民高林树今年82岁,有两个弟弟,分别取名高树林、高有树。这3个名字,寄托着父辈的多少期待。他誓与沙地抗争,1986年向村里提出承包800亩荒沙种树,一心要挡住荒沙的侵袭。如今,他承包的林地一片葱茏,已扩充到了5000亩。防沙治沙故事中彰显着人的力量、人的韧劲、人的坚强,蕴含着迎难而上、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也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拥有深远的号召力和果敢的行动力。

人们通过艰辛摸索,以科学精神为先导,寻找防沙治沙的良方,创造性地闯出一条现代化治沙之路。全面准确掌握沙地荒漠化的基本信息,精确锁定治理的重点,为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持续加强环境技术创新,加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广泛应用智能化手段,增强治理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理、依法保护;制度创新在加快,制度供给在增加,制度配套在完善,是这些举措在为防沙治沙保驾护航。

防沙治沙的中国故事为如何深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少启示。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共赢。

要把人的潜力和战斗力调动出来,把人的精神力量提振起来,努力凝聚生态环保共识,激发全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热情,畅通生态环境监督渠道,着力培育生态道德,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合力,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系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协调处处长、江西省委党校第56期中青班学员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