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成安禁烧用上“微名片”
矿山开采与保护如何平衡?
新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
退养还湖后渔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富阳采用新工艺对河道水下清淤
北京织密生态水网让水流起来活起来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应拆除宝应湖面围网养殖2.5万亩,水质明显提升
退养还湖后渔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本报讯 初秋时节,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宝应湖畔,湖水碧波荡漾,湖边垂柳依依。

近年来,宝应县以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为契机,全力推进宝应湖退养还湖工作,累计拆除湖面围网养殖2.5万亩,今年底将全面完成退养还湖任务,极大改善宝应湖生态环境,打造富有宝应特色的“清水廊道”。

宝应湖曾是另一番景象。71岁的村民刘培全是安宜镇渔业村渔民,一辈子以养殖为生的他对这里的情况最熟悉。他回忆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湖区开发持续高涨,围湖造田、围堰种植、围网养殖不断扩展,使湖区的水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湖内水质日趋退化。

宝应湖是宝应近百万人民的备用水源地,具有蓄水、供水、生态、航运等功能。2017年开始,宝应按照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全面启动退养还湖工作。组建成立退养还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退养还湖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协调解决补偿资金到位、失水渔民安置等难点问题,确保全县退养还湖工作在全市率先行动,快速推进。

渔业村是传统的渔业养殖村庄,全村共有400多户从事养殖,需退养还湖面积达1000亩。昔日“靠水吃饭”的刘培全也知道围网养殖对湖区水质带来的危害,但那时候生活没有出路,只能以养殖为生,广大渔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不强,导致湖区养殖规模逐年增加。

退养还湖政策宣传到村后,刘培全从当初的不理解到最后主动拆除自家围网,不仅自己带头上岸,还发动邻居支持退养还湖工作。如今,他每月能享受到政府的生活补助,自己还能打点零工增加收入。

宝应县在退养还湖工作中坚持政策宣传到位、逐户发动到位、拆清补偿到位、安置保障到位。按照全省占用国有水域的补偿标准,制定了宝应县标准,与每一户渔民签订了退养协议,落实退养资金,确保按照退养协议如数兑付给渔民,最大限度保障渔民正常生活。

退养还湖后,宝应湖湖面变得更加开阔,水质有了明显提升,湖面上野生的荷花与菱角长得格外茂盛,整个生态环境也更加宜人。生态环境部门对宝应湖水进行监测后发现,退养之前宝应湖水质只能达到四类水要求,退养之后水质达到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三类水标准。

而昔日以养殖为主的渔业村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借助宝应湖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渔民广场、渔博馆、渔码头、渔民活动中心等,村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随着各地游客的纷至沓来,渔业村的乡村旅游变得越来越旺,渔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甜。

韩德培 梅友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