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清水绿岸还复来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0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水绿岸还复来
——南宁市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纪实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卓有成效,邕江实现Ⅱ类水入城,Ⅱ类水出城。
通过周边排口整治和污水管网改造,使南湖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整治后的那考河
亭子冲(扫把岭段)初显清水绿岸美景。
原本穿越城中村的“烂泥沟”黄泥沟换了新颜。
广西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江南污水处理厂,扩建后日处理污水量可达72万吨。
持续开展污染源排查整治,杜绝污水直排入河。
流经中心城区的朝阳溪经过治理后告别黑臭,水质明显改善。
 

“一条邕江穿城过,绿水青山都是歌。”

南宁,古称为“邕”,意即四周被水环绕的都邑,母亲河邕江水量丰沛,18条城市内河蜿蜒流淌。

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内河黑臭水体成为南宁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了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围绕“治水 为民 建城”工作主线,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切实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和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南宁市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尽锐出击、高位统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全流域系统治理思路,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开展全要素治理,确保河水长治久清。

如今,南宁市黑臭水体治理终端见效,一根根畅通的雨污管网在地下伸展,一座座污水处理厂喷涌清流,一条条淤堵的臭水沟蝶变为休闲滨水景观带。全市建成区38个黑臭河段已基本消除黑臭,百里秀美邕江已实现年均值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水网密布的首府南宁生态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改造管网,从源头控源截污

顺着心圩江上游河堤一路前行,西乡塘区峙村的村庄沿河而建。

在村民马耀山的童年记忆里,小河曾经水草丰茂、鱼虾嬉戏。约20年前,木工厂、化工厂、涂料厂等小作坊陆续在河畔集聚,养猪场、养鸭场占据河道,工厂、养殖场的废水及村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逐渐发黑发臭。每逢雨季,还会因河道淤积造成黑水倒灌入村。

峙村边的小河,是心圩江12条支流之一。困扰峙村村民们的黑臭水,多年来也是心圩江流域20多万居民的心病。2019年5月,南宁市对心圩江全线12.67公里的河道实施全流域整治工程,拆除流域红线范围内的小作坊、养殖场,敷设地下管廊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在上下游河道各修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沿岸污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心圩江,最终汇入邕江。

“现在河面变宽了,水清了,臭味也闻不到了。原来小作坊扎堆的地方变成了我们的河堤休闲步道。”马耀山满意地说。

水环境污染,黑臭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近年来,南宁市狠抓污染源头排查整治,加快雨污管网错接混接改造,着力解决污水直排入河问题。目前,全市基本完成建成区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排查。截至今年11月中旬,南宁市建成区累计建设污水管网约627.6公里,完成雨污管网错混接点改造7054个,完成污水管断头点整治262处;2015年以来普查发现的内河排口已全部完成整治。

此外,南宁市重点巡查内河两岸乱搭乱盖、乱倒乱排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开展“小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降低城市内河沿线点源、面源污染。开展流域农村及城中村改厨改厕和污水收集处理整治,累计完成改厕改厨486户,建成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77个。全市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55座(其中接纳内河垃圾的中转站32座),全部纳入城市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通过无害化焚烧和填埋处置的方式,沿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全流域治理,臭水沟变青罗带

今年夏天,南宁市澳华花园居民潘慧蓁办了一件喜事:把家里朝向沙江河方向的飘窗,换成了一面通透敞亮的落地窗。窗外,江风送爽,美人蕉摇曳,水鸟在芦苇丛中翩翩起舞。

这套让人称羡的江景房,曾让潘慧蓁一家感到特别糟心。搬进小区6年多,头几年家里几乎不敢开窗户。当时的沙江河还是一条臭水沟,沟边就是养猪场,黑水、猪粪顺着排水管流进河里,造成小区臭气熏天、蚊子成群。“那会儿,小区里的姐妹们常常结伴到上游的那考河散步,大家最盼望的,就是看到沙江河能像那考河那样变身。”潘慧蓁说。

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是国家住建部海绵城市和财政部PPP双试点样板,在全国首创以PPP模式为核心、以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经纬,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河道全线截污,以海绵城市技术“造血”,把6.35公里的那考河打造成生态海绵体。改造后,这条昔日无人问津的小河沟,成了区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湿地公园。

2019年1月,澳华小区等沙江河沿线居民的期盼成为现实。随着广西首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沙江河污水处理厂通过验收,将流域内所有污水直排口拦截、采集、净化,臭水沟沙江河脱胎换骨,成为清洁的源头活水。

沙江河是南宁市推广那考河流域治理模式的成功范例之一。近年来,南宁市所有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都融合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原先分段治理、按行政区划治理调整为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思路,强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措施,运用生态治理思路,持续推进亭子冲等14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竹排江、心圩江、朝阳溪、亭子冲等内河示范段逐渐呈现“水清岸绿”效果,城市整体水生态明显改善,力争到2020年底高标准建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段20.8公里。

设施升级,“厂—网—河(湖)”一体化

走进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崭新的处置设施昼夜运转。从市政管网采集引入的污水,经8道过滤消毒处理工序,由黑臭转为微黄直至透明,再经由出水管网汇入邕江。

2019年8月30日,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工程如期通水试运行,是广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项目建成后,江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由48万立方米/日提高至72万立方米/日,出水水质由国家一级B标准提高至国家一级A标准。

污水处理厂是黑臭水体的末端治理环节。南宁市以问题为导向,补齐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2018年~2020年,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安排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项目12个,目前已全部通水试运行。据统计,目前南宁市城市日供水量为166万吨/天,预计到今年年底,南宁市将实现污水处理能力183万吨/天,充分满足城市污水处理需求。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南宁市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市政排水管网和河道水体联动,实施“厂—网—河(湖)”一体化管理。全市排水设施纳入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一张图”管理,开展埌东污水处理厂“厂—网—河(湖)”一体化试点。通过开展江水倒灌口整治及流域污水管网排外水、自来水漏损整治,埌东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取得初步成效。

查漏补缺,持续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2020年,南宁市委把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列为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开展决战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攻坚战”,解决重大问题和重点问题共190个,有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终端见效。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原普查发现的38个黑臭河段已基本消除黑臭。南宁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被中央媒体报道,竹排江黑臭水体系统治理项目入选2020年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的7个典型案例之一,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两档节目分别于今年8月26日和8月20日报道了南宁市水环境治理取得的良好成效。

下一步,南宁市将坚持治水、建城、为民,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

一是对标国家要求,继续查漏补缺,全面排查整治尚存的差距和问题,确保内河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水安全、水环境。加快构建“大排水体系”,统筹“黑、涝”共治,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积极创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三是打造全民共治的水环境治理新格局。实施部门联动,按行业分解任务,按属地包干责任,教育引导单位、小区、社团、市民从旁观到主动参与巡河、监督举报,让群众成为保护水环境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当前,南宁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亲水城市。

典型案例:朝阳溪

朝阳溪是南宁市一条穿越中心城区的内河,源于罗伞岭水库上游,流经高新区、西乡塘区和兴宁区,于大坑口处汇入邕江,河长14.28公里,流域面积24.4平方公里。

朝阳溪流域流经的建成区属于合流制老旧城区,受市政污水管网不完善、排口上游雨污水管网存在混接、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污水干管长期高水位运行,导致出现污水直排、倒灌、溢流和水体黑臭现象。经过2015年普查,朝阳溪有3个河段(a段、b段、c段)共8.5公里被列为黑臭水体。

由于流域情况复杂,治理难度非常大,市民意见也曾一度很大。

为加快推进全流域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水体黑臭问题,南宁市下大力气对朝阳溪流域进行整治,治理的主要思路为:对朝阳溪暗涵以上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将流域内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朝阳溪暗涵段进行清污分流改造,对朝阳溪下游进行河道清理和补水。治理工作主要包括:

一是加快推进朝阳溪污水处理厂达产运行。在安武大道邕大路口东北角(原邕江大学旧址),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10万吨/天,项目总投资约67819万元。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工程已完成97%,计划今年年底出水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

二是加快推进朝阳溪流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工程河道上游起点为城市高速环路南侧、罗伞岭水库坡脚处,下游至秀厢大道。项目建安投资123787万元,今年8月底已完成截污工程,完善朝阳溪上游两岸截污管网系统工程。截至今年11月中旬,工程量已完成97.3%,

三是加快推进朝阳溪二十八中至十三中暗涵段改造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暗涵清污分流改造、控源截污、景观绿化恢复等工程,全长约3公里,项目建安投资81151万元,截至今年11月中旬工程量已完成95.5%,并于今年8月底完成清污分流工程。

四是加快推进朝阳溪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压力管工程建设。朝阳溪污水提升泵站工程设计规模为8万立方米/日、调蓄池调蓄容积为2万立方米、配套管径DN1200mm的压力管4.3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0942万元,截至今年11月中旬工程量已完成75%。压力管工程已于今年10月底全线贯通,并于11月12日通水。每天通过已建设完成的临时泵站可输送4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至朝阳溪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提升泵站计划今年12月底具备通水条件,污水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天8万立方米。

五是加快推进朝阳溪示范段建设。朝阳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秀厢大道-罗伞岭水库)工程景观示范段长4400米,目前草皮铺设累计完成215905.53平方米,乔木及灌木种植完成1272株,计划于今年12月底完成全部景观绿化施工。

六是持续做好朝阳溪下游段水体维护。加强河长巡河检查,对朝阳溪下游河道内丢弃自行车、河岸弃土弃石、河道漂浮物等进行全面清理。b、c段河道淤积物已完成清理,并对c段进行补水,确保下游水质稳定达标。

朝阳溪流域治理的现阶段项目均系实现朝阳溪流域治理出成效的重要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目前朝阳溪水体已实现不黑不臭,计划到2020年年底达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效果。

本版撰稿:杨波 杨锡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