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李欣泰州报道 12月12日-13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第一届健康长江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举办。论坛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主题,旨在对长江保护修复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机制进行研究探讨。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张波、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世勇出席论坛并致辞。
会议指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持续向好。2020年1月-11月,长江干流全部实现Ⅱ类及以上水质,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Ⅰ类-Ⅲ类)比例为96.3%,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的劣Ⅴ类国控断面已实现动态清零,长江流域年底有望基本消劣。但总体看,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会议强调,要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从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劣Ⅴ类国控断面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推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二是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要素,谋划好“十四五”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制约长江保护修复的热点、难点、痛点,开展深入研究,力争在重点行业绿色发展、面源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关键环节形成突破。
本次论坛设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保护修复、大数据应用和水环境治理新技术研究4个分论坛。部分沿江省(直辖市)、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共约300余人参会。部分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和长江生态修复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