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压实责任 握指成拳 全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加州消费品VOCs排放管控经验值得借鉴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压实责任 握指成拳 全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韦好鹏

“十三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

提升政治站位,把好绿色发展方向

实施“一把手”工程,让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更强大。市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市政府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抓细抓牢全市各项生态环保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定期听取生态环保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对生态环保重点工作经常抓、坚持抓、现场抓。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对重要工作和重点环节现场调研、督办。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及现场会议,推动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现场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硬核”投入让绿色发展的保障支撑更坚实。“十三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的投入。201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抽调干部专门从事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大市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投入,两年来共投入黑臭水体治理财政资金300多亿元。

科学规划让绿色发展的目标方向更明确。不断完善绿色规划体系,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科学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从源头守住生态红线,从战略布局上引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层层推进。

强化责任担当,实现主体责任落实

市委、市政府坚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职追责,构建明责、确责、考责、问责四位一体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

明责“清单化”。先后印发实施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暂行办法、考评管理办法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生态环保督查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每年市政府与各县区及主要责任单位、各县区与部门和乡镇签订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考责“绩效化”。制定印发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考评方案,明确考评细则,将考评结果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并逐年增加考评权重,生态建设指标在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中占比超15%,“绿色指挥棒”作用显著。

督责“常态化”。建立起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两重两问”办牵头,市生态环保委主导,各相关部门参与的督查机制。市生态环保委办每月进行一次督查调度,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对各县区、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城区、开发区工作情况、治理项目推进情况每周进行排名并在媒体上公布。

严格精准的责任传达,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促使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位、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到位,南宁市每年均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评目标任务。

坚持高位统筹,实行环境治理联动

将生态环保工作放到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大局中,进行高位统筹、全域谋划、系统布局、整体推进,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环保牵头、县区主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大保护、大治理工作格局,形成“全市一盘棋,上下一股劲”的生态环保工作氛围。

成立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市长担任指挥长的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成立市长担任主任,各县区、开发区,相关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双分管”的扬尘治理模式。

此外,全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检察、行政审批等职能部门在饮用水安全、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整治、自然保护区监管等多个行业领域开展联合行动,形成联防联控联治常态,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切实提升。

注重宣传引导,形成共治共享“大局面”

多维度、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推动形成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一是强化公众参与监督作用。强化执法监督,依法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信访问题。通过加强信访投诉处理,提升信访案件处理效率。通过《电视问政》,用舆论监督倒逼问题整改,整改成果再次公开并由群众公开投票打分。

二是做好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近年来,全市各主流媒体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文章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环境新闻报道量每年增长,解读政策措施,深入报道工作进展,曝光违法典型,宣传治理成效,增强群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支持。

三是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体系。着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和普及绿色生产生活理念,着力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市民环保课堂。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推进生态环境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让绿色出行、绿色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报记者童克难整理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