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方读本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赢治污攻坚战 黄河口畔竞风流
开展废铅蓄电池污染专项整治
东营区精准施策改善空气质量
图片新闻
垦利区“一厂一策”应对重污染天气
河口区全力攻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治水“一企一管”
广饶县强基固本推进污染治理
利津县推进黄河滩区人工湿地建设 净化农田退水, 提升流域水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0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环境与发展、富裕与美丽“双赢”
打赢治污攻坚战 黄河口畔竞风流

东营市深入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图为风景优美的东营河口区湿地公园。 李玉峰摄
 

◆丁建民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越千山万水,奔流而至最后一站——山东省东营市,如一条巨龙汇入渤海。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责任,以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为抓手,强治污、建体系、调结构,坚决打好8场标志性战役,绘就出了绿色发展的“东营画卷”,实现了环境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今年1月-11月,东营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五位,与去年同期相比改善10.7%;空气优良率69.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7%。截至目前,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5天,超额完成山东省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任务。省控以上河流稳定达标。

铁拳治污,彰显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优化生态环境,好似逆水行舟,须臾不可松懈。今年以来,东营市坚持精准化治气、系统化治水、综合化治土、规范化治废、专业化帮扶,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压加码、持续发力、毫不松懈,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生态环保答卷”。

坚持精准化治气。在全省率先制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实施技术导则》,出台橡胶轮胎等7项治污导则,为全省废气治理树立了样板、蹚出了新路。开展VOCs治理,60家石油炼制企业“一企一策”制定了治理方案;推出错时加油等鼓励措施,全市260座加油站出台夜间“优惠包”。安装PM2.5和PM10等扬尘数据自动监测仪、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各258台(套),遥感监测机动车尾气状况87.5万辆(次),全方位提升空气质量。

坚持系统化治水。坚决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反馈的1202个入海排污口全部溯源整治。排查出2506个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制定方案,实施分类整治。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95%。

坚持效能化治土。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布点采样106块地块,建立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强化9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坚持规范化治废。严格落实危险废物“一企一档”、化工园区“一园一策”规范化管理,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达标率达98.5%。全市统筹布局的5处危废综合处置中心,已有4处建成投用,新增处置能力14.1万吨/年。

东营市出台了《一体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条措施”》,先后审批复产复工项目42个,圆满完成8个省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做到了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强化刑责治污,深入开展“铁拳治污”专项行动,综合运用联合执法、错时执法、夜间执法等手段,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今年1月-10月,全市共立案380起、处罚2282.14万元。

建章立制,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东营市勇开“顶风船”,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在法治化、制度化的方向上乘风破浪,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东营市牢牢抓住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这一重大契机,在综合执法机制、执法模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成立了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探索实施“局队合一”执法体制,实行公安环保联合执法、异地交叉执法、区域边界联动执法。同时,研

究出台了《东营市生态环境系统十项禁令》,部署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等活动,锤炼和锻造具有“铁的信念、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担当”“五铁”精神的新时代东营生态环保铁军。

东营市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系列地方法规与管理机制,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正式实施《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大气污染监督管理、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城市建设等的相关责任与措施。制定出台《东营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完善落实法规机制,坚决守好东营市“绿水青山”。

东营市不断加大智慧化监管力度,生态监管体制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东营智慧环保”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环境监管数据9300万条,构建起了集监控预警、分析研判、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联合山东大学,在广饶县大王镇成立“环保管家”工作室,探索建立集园区企业运维、管理、治理于一体的“绿色园区”智能化监管平台。建立完善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全过程监管信息系统,强化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能力的提升。全面推行“一厂两员”制度,强化驻厂监管,全市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更加完善、更加有力。

一减一增,调整优化四个结构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生产生活方式问题。生态环境治理,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唯有坚持源头治理,善于做好“加减法”,调整优化四个结构,才能带来根本性改善。

今年以来,东营市围绕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在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4个方面的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各项考核数据较2015年均有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方面,加快清理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推动11家炼油企业产能退出,28家化工企业关停、转产。

能源结构方面,继续实施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建立重点企业消费台账,以规模以上企业直报数据和发电量为参数,逐月监测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情况,及时预警并督促整改;统筹推进电网项目建设,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接入电网创造有利条件,截至目前,电力装机495.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219.6万千瓦,占比44.3%。

运输结构方面,重点实施多式联运提速行动,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线工程(三期)项目完工,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了1868公里;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泊位及配套工程正式批复,疏港铁路建设已然完成,京沪高铁二线东营段项目也在完善前期手续,“海铁联运”快速成型。

农业投入结构方面,聚焦减量增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24214亩;全市1364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2.3%,构成了东营农业发展的绿色底色。

生态环境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东营市将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齐心协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环保治理的重要标杆,以生态环保的大突破、大成效彰显东营作为、作出东营贡献。

作者系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