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版:攻坚战报-江苏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宿迁全力以赴打赢攻坚战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1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力三个强化三大行动三个提升
宿迁全力以赴打赢攻坚战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力“三个三”,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矢志打造美丽江苏的宿迁样板。

2020年,宿迁市PM2.5年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改善3.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3.2%,较2019年改善10.2个百分点;2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优Ⅲ水体比例达到92.3%(同比为“十三五”期间最优),超出省约束性考核目标19.2个百分点。公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全省排名位居前列。率先在全省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81件信访件整改并销号。国、省长江办交办的5个问题,均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全面完成生态环境部交办的“绿盾”专项行动101个问题整改销号,为全省最快完成整改销号的设区市。

聚力“三个强化”,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强化统筹组织。宿迁市成立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为双总指挥长,7位副市长为副总指挥长,分管市长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形成“一办七组”的工作架构,明确指挥部工作规则和各成员单位职责。整合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三办”力量和组织架构,同时统筹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办公室、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职能。

同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汇报,市污防指办每半月召开指挥部会议,市生态环境局每周召开例会,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统筹推进任务落实。2020年,全市累计召开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30余次。

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好市污防指办统筹协调职能,督促指导全市污染防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宿迁市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宿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宿迁市2020年蓝天保卫战强化攻坚方案》等系列文件。每年印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计划》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探索实施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问题线索办理闭环管理工作制度,系统优化平台功能,线上线下督查提高平台办理质量。

强化责任落实。宿迁市坚持定期发布全市最脏道路、最差工地、最臭窨井,对全市18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浓度、各县(区)降尘量、全市国省控大气站点和乡镇站点进行公开排名;市级主流媒体专门开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宿迁在行动”专栏,《宿迁日报》定期曝光各县区在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倒逼各地、各部门主动履职尽责,形成攻坚合力。制定并全面落实《宿迁市生态环境问题追责问责事项移送工作办法》,2020年市县移送问责追责73件典型案例。

聚力“三大行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打赢蓝天保卫战。宿迁市严格管控各类扬尘,建立落实大气点位长和大气网格长制度,由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全市10个国省控大气站点和101个大气网格的点位长、网格长,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属地主体责任。狠抓源头治理,对施工工地、渣土企业、商砼企业实施“红黄绿”牌监管;全面开展清洁城市行动,采取“人工+机械”的组合保洁方式,实现全时段保洁。打好柴油货车和船舶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推进清洁柴油车行动、清洁油品行动、清洁运输行动、清洁柴油机行动四大攻坚行动,开展船舶、城镇非道路移动机械废气污染防治。强化船舶使用燃油监管,三级以上航道非法流动加油船全部取缔到位。严格17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11家环境类检测机构的监督抽查。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共摸底登记10558台,发放号牌10050台。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全面实施特别排放限值,督促企业安装和运行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运行。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2018-2019年全市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2671家,2020年再次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184家。全力削减VOCs。全市349座加油站、3个储油库、40辆油罐车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

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全市12个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达标建设,实现市、县双源供水或建有应急备用水源。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市区实现污泥综合利用,各县均已建成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无害化处置率100%。2019年全市完成60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持续加强监管,保持常治久清。抓好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组织实施“一岸一线”整治和“江河碧空”蓝天保卫四号行动。完成运河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3家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取缔两个危化品码头,改造843艘普货运输机舱,船舶污染物公共接收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达标。全面取缔洪泽湖、骆马湖非法采砂,超额完成洪泽湖、骆马湖围网养殖压减任务。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建设完成869个村(居)污水治理设施,设施覆盖率67.6%。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2019年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削减8.2和12.7个百分点。推进重点断面应急措施落实。开展26个国、省考断面所在河流水质走航监测,每日调度水质自动站日均值数据;清单式列出七河十断面近期、远期工作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及责任人,定期跟进工作进展。

推进净土保卫战。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宿迁市布设了50个土壤环境风险点、60个国家网基础点、5个国家网背景点和11个省控点,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市域范围全覆盖。开展重金属重点防控区专项整治,完成3个治理修复工程、1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工程,完成61个地块的初步采样调查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2019年,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风险筛查结果纠偏工作,为全省率先完成的两市之一,信息采集质控合格率达89.6%,位列全省第三。落实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制定落实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完成江苏健谷化工有限公司搬迁后遗留地块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完成耿车镇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片区二噁英污染土壤修复等3个治理修复工程等。

聚力“三个提升” 全面推动绿色生态发展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优化调整空间结构。制定《宿迁市中心城区清风廊道规划》《宿迁市中心城区清风廊道正面清单》《宿迁市制造业产业体系优化调整方案》,严格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化工等高污染项目。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组织开展沭阳、泗阳板材料加工业和宿城区家具制造业的整治,推动转型发展,完成宿迁生态化工园区整治,取消沭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定位,化工企业入园率达76.6%。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建立减煤进度预警通报制度,2017年-2019年累计完成105.97万吨削减任务,2020年全市非电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耗量45.58万吨,较2016年削减43.7万吨,完成省定全年减煤目标任务。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强化“公改水”“公改铁”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2020年完成集装箱水联运量12.28万标箱,同比增长32%。

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实施生态保护修护工程。组织开展全市省级重要湿地名录信息确认,洪泽湖、骆马湖、古黄河等三大区域6个湿地总面积10.15万公顷纳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2020年全面完成洪泽湖退捕工作,2021年底将完成骆马湖退捕工作。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2018年以来全市共新建绿化示范村122个,新造成片林28万亩,林木覆盖率提升至29%。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市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矛盾冲突调整方案研究会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由1281.68平方公里调整至1063.9平方公里。健全自然保护地管护体系。国家“绿盾”行动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编制《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及移动监管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完成324个保护区界碑、界标、浮标和标识标牌等立标工作。筑牢生物多样性网络。开展生物多样性试点调查,完成泗洪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编目工作,共调查到泗洪县生物物种1143种。健全生态修复新举措。在京杭大运河沿岸、洪泽湖周边等环境敏感区域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试点项目建设。泗洪县已建成江苏省县级最大的尾水湿地公园,成功入选江苏绿色发展示范案例。

提升污染防治能力。着力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能力。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101座,总规模100.22万吨/日,配套管网约2800公里。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总量21459万吨,运行平均负荷率80.1%。市区及三县均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100%。着力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建成6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6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264个PM2.5网格化站点、1座大气监测预警站,布设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5个;构建3台激光雷达、330座空气监测微型站和走航车相结合的网格化大气管控体系。初步完成全市59个乡镇(街道)大气站点和7座VOCs综合分析站点新增建设,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全覆盖。着力提升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市、县均增设环境预警与应急中心,创新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库共建共享工作机制,遴选14家企业共建应急物资储备库,实现区域内应急物资共享。制定疫情医废处置工作预案,全市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有效处置,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