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版:攻坚战报-山东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攻坚战场展铁军风采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1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实五大体系 狠抓三大建设 打造青岛特色生态环保铁军
攻坚战场展铁军风采

青岛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从意识形态、选用培养、实践历练、夯基提能、监督管理“五大体系”入手,狠抓党的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三项建设”,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三个治污”,为青岛市生态环保铁军精神融入“青岛元素”,培育“青岛特色”,全面助力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筑牢防线:把牢思想作风“总开关”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配齐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放在健全完善组织体系的大局中去考量,在局机关选举设立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在各分局、局属各单位配备1名~3名专职党务纪检干部,全局专兼职党务纪检工作人员达54人。积极探索创新,将11个分局统一由党支部调整为分局党组,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坚持“刀刃向内”,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市纪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纪律作风集中整顿、“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整治等多轮次作风纪律整治,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破解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责任落实软化等突出问题,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决不姑息迁就。通过集中整治,全体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党建意识、廉政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高,长期积存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力解决,全局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2020年3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无论职务高低一律直呼名字,开诚布公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讲空话套话,直言直面问题和不足,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辣味十足。像这样的民主生活会每年至少有两次,集中暴露痛点堵点问题,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见实效。

“有油水的地方最容易滑倒”,生态环境系统部分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容易发生廉政问题,必须坚持靶向惩治、精确突破。为此,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突出廉政风险源头防控,研究出台《干部轮岗交流办法》,按照5年应轮、7年必轮的原则,常态化开展干部轮岗交流。仅2020年就分四批次完成了全局166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全局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监测、审批、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保持“应轮尽轮”,从源头斩断人情链、利益链。出台《工作人员八条禁令》,进一步明确纪律红线和制度高压线。全面梳理排查环境影响评价领域风险点60个,建立环评审批事项过问干预备案、线上监管、AB角审核等9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环评审批权力运行,形成闭环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环境执法全过程记录留痕、可回看、可追溯,杜绝选择性执法、干预执法和人情执法。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新建修订11项财务制度,着力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锤炼队伍:树起实干担当“风向标”

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一切围绕事业发展选干部、用干部,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

大力实施“头雁”计划,突出政治力、组织力、执行力选拔“一把手”,近年来,先后将12名优秀干部提拔任用到所属分局、事业单位正职岗位。同时,立足长远,超前谋划,着眼2年~3年内可用、5年~10年内培养,建立了正职人选动态储备库,保证各部门、各单位正职有充分选择空间。

健全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机制,每年组织一次对各分局、局属单位的经常性考察,探索建立领导干部随访制度和重要岗位“家访”制度,深入了解掌握各分局各单位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处科级领导干部、年轻干部表现情况。建立健全组织力执行力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干部成长信息和组织力执行力动态记录管理试行办法》,全面记录干部成长要事、组织力执行力评价、考核奖惩等内容,深入掌握、动态分析干部成长轨迹。

优化干部配备,激发队伍活力。突出担当作为选人用人标准,统筹考量班子结构搭配,分期分批、积极稳妥选任干部。2019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先后选拔任用干部、晋升干部职级超过百人,全局处、科级领导干部满编率从2016年的不到50%逐步提升至90%以上,其中有30余名40岁以下年轻干部走上处、科级领导岗位,干部梯次培养机制逐步完善,干部队伍实现“活水长流”。

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敞开大门招贤纳士。充分用好用实选调遴选、公开招考、选聘优选等各类人才引进途径,近年来,共选聘引进环境科学、法律、财务审计、公共管理等各类专业化人才120余人。其中,从全国党政机关选调公务员18名,分两批次面向全国知名高校选聘40余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连续两年选聘5名“青选计划”优选生,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招聘10名紧缺急需专业化人才。

治污攻坚:吹响决战决胜“冲锋号”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兑现考核年。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全面吹响决战决胜“冲锋号”,推进“四减四增”源头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胶州湾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8场标志性战役,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

“蓝天保卫战”提速加力。组建了青岛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聘请国家级专家团队驻青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燃煤、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各类大气污染物强化治理措施。全市142个镇街全部建设大气自动监

测站,每周对镇街、每半月对区市空气质量排名通报,市政府每半月、各区市每周召开一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建立落后表态、约谈问责、派驻帮扶等制度。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达86.3%,多项指标创近年最优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碧水保卫战”提质扩面。实施33个河道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建设改造等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对重点地表水断面水质进行加密监测,定期召开水环境形势分析会,全市重点河流和水库Ⅲ类以上优良水体增加到59个,许多河流再现水清岸绿。全市重点河流、水库市控以上监测断面中,劣V类水体同比减少4个,全面完成“十三五”控制目标。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98.8%。全力发起“海洋攻势”,彻底清查了782公里海岸线的排污口情况,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胶州湾水质稳中向好。

“净土保卫战”提能强基。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全市设立323个国省控土壤、农产品产地例行监测站点,督促指导131家重点单位开展隐患排查、环境监测。实施流程再造,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指引》《建设用地土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工作指南(试行)》,将评审时限由国家规定的4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完成915个建设用地地块土壤状况调查评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强化装备:开启提速增效“新动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建设是关系铁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把强化装备建设作为提升工作能力和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举措,着重在提升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强化科技支撑上下功夫,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升装备设施水平,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总投资超过1.5亿元,分5年实施建设全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工程”,发挥大数据在精准监管、科学决策及环境管理转型等方面的创新带动作用,让生态环境管理更智慧。依托青岛市政府政务云平台,建设生态环境全景展示系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一张图”应用支撑体系,各级管理部门可实时了解全市大气、水、污染源、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建立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上下贯通生态环境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区县生态环境部门及企业环境监管信息的数据来源,汇聚了相关部门及互联网方面关于生态环境的海量信息数据,实现数据采集、来源维护、自动入库、智能加工等全过程的动态可视化配置。

投入400余万元建设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模拟与管理支撑平台、土壤污染评估模拟与管理支撑平台等六大环境管理技术支撑平台,实现了环境科研基础设施平台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模拟与管理支撑平台建立完善了污染排放和空气质量之间的复杂响应关系和青岛市工业企业大气源清单数据库,开创了山东省大气源清单平台建设的先河,使青岛市大气源清单编制工作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开发建设了空气质量多维数值模型预报系统,空气质量预报能力从24小时短期预报提升至7天精细化趋势预报。完成163家新增重点排污单位和首批48家VOCs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实现远程动态监测监控。

此外,近3年来还累计投资上千万元更新生态环境执法装备,执法人员全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和移动执法终端,全市每一个执法中队至少配备一个移动执法箱,多个执法大队推广应用无人机执法,全面实现环境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大幅提升。

严管厚爱:提振担当作为“精气神”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下设11个分局、5个局属事业单位,所属单位多、管理分散、人员身份复杂,运行体制不顺、职能重复交叉易发多发。为此,按照分批分类、注重实效的原则,近3年来,共新建规章制度400余项,修订规章制度200余项,废除100余项,逐步形成了党组织建设、组织人事、党风廉政建设、财物管理、内部运行、信访化解等六大规章制度体系,建立了靠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为提高干部履责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面对大事难事要事的担当作为精神,推动干部在改革攻坚重点领域创新创优,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研究制定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实施意见》,提出“担当作为二十条”,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能“下”机制,强化执法、审批、财务等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树立重担当实干用人导向。牢固树立“勇当绝对第一”的工作理念,坚持定量与定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持续改进完善全局考核办法,制定《各区(市)分局主要负责人考核办法(试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新增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护航发展等考核项,加强重点改革攻坚任务、特色性工作正向加分激励,用数字、位次、增幅说话,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升职务职级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踏实干事、放心干事,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人为本,从工作、生活、身体等多方面关心关爱干部,切实增强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系统运动会,定期组织开展登山、健步、羽毛球、乒乓球等有益健康的体育活动,踊跃参加全市体育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培养干部健身锻炼意识,强健干部体魄。每年组织干部到定点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对干部身体健康实施动态管理,并根据干部体质和健康状况,科学调整岗位和分工。坚持劳逸结合,实施带薪休假计划台账管理,局领导、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执行带薪休假制度,合理统筹安排休假时间,保证干部得到必要的身心调整。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分级分层对干部进行家访,切实将关爱的范围从干部的“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

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际,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紧密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奋勇前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2035年远景目标,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做出应有贡献。

葛晶晶 杨兵 薛建涛 张建峰

数 读

大气环境质量

全市142个镇街全部建设大气自动监测站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达86.3%

水环境质量

全市重点河流和水库Ⅲ类以上优良水体增加到59个

实施33个河道综合整治

劣V类水体同比减少4个

近岸海域优良水质占比98.8%

彻底清查了782公里海岸线的排污口,胶州湾水质稳中向好

土壤环境质量

全市设立323个国省控土壤、农产品产地例行监测站点,督促指导131家重点单位开展隐患排查、环境监测

完成915个建设用地地块土壤状况调查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