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版:攻坚战报-陕西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渭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幸福指数
安康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汉中“三生”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安康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十三五”时期,陕西省安康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总目标,突出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两个重点,聚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坚决扛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全市生态环境稳定向好,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镇坪县、平利县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岚皋县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市生态环境局等7个单位和23名个人受到国家部委表彰,安康市荣获2019年度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评估考核优秀等次。

截至2020年11月,安康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及主要支流水质稳定达标,Ⅱ类及以上水质断面从2015年的87.5%提升至90.5%;汉江出陕断面化学需氧量从2015年的12mg/L下降至9mg/L,氨氮从2015年的0.298mg/L下降至0.14mg/L。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从2017年的4.1329,下降至3.2693,水环境质量持续排名全省第一。

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组合拳,2020年,安康市PM2.5、PM10平均浓度较2015年分别下降36.0%、26.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6天,较2015年增加51天,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限值,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以及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保持稳定。

安康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河湖林草生态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5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制度,形成“河长湖长+警长+督察长”“三长治河”监管机制,全市5平方公里以上河湖实现“河长湖长+警长+X(护河员、督察长、监测员等)”责任体系全覆盖。关闭禁养区规模养殖场41家,清理拆除瀛湖库区网箱3.5万口,兑现补偿款1.23亿元。

同时,安康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入3.27亿元。完成秦岭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73公顷,关闭各类采石矿山166个,88个黏土砖厂全部拆除复垦,秦岭南麓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安康深入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全市累计实施污染减排项目415个,削减化学需氧量14360吨、氨氮1520吨、二氧化硫3930吨、氮氧化物3080 吨,预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6.2%、6.7%、8%、8%,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7%,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为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安康江南再生水厂建成投用,县级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实现全覆盖,镇级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正在加速补齐,日处理生活污水27.9万立方米、生活垃圾2258吨,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为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安康市建成了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处置中心、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接入485个视频监控点位和108个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点位,严格24小时监控,发现异常及时转办、立即整改。全市共建成大气环境自动监测标准站18个、监测微站13个;建成了1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布设水质监测断面42个,较2015年增加75%。水、大气监测数据实现四级联网,实时对外发布。安康市环境监察、监测、应急处置及舆情监管、群众环境投诉处理体系逐步健全。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监管有力,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稳定,城乡环境安全可控,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刘秀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