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长出庭为黄河维权体现了法治精神
加强国际合作,统筹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
画出“发展框”解决“园城不分”污染问题
警惕危废以“产品”名义逃避监管
学好用好治污攻坚典型案例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出“发展框”解决“园城不分”污染问题

 

◆刘传义

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立足区域园区发展实际,全力推动做好园区区域环评,严格依法依规画出“发展框”,鼓励企业在框内“施展拳脚”。这使得相关企业可以在最短时间落地、投产,相关乡镇可以尽享企业快速落地带来的收益,也有效规避了之前因为企业散落分布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按理说,设置产业园区是一件好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产业园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个别地方产业园区设置不规范,甚至空有名头,“城在园中”或者“园中有城”,导致“园城不分”,带来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不但社会公众非常抵触,连监管部门也头疼不已。有的园区基础设施缺乏、产业定位混乱,甚至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园中全是傻大黑粗的高耗能企业。还有一些地方的园区设置与城市“三线一单”划定存在冲突,亟待进行优化调整等。

基于此,在国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大背景下,去年11月,生态环境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要求做好产业园区环评工作。包括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在内的全国很多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深入落实《意见》要求,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

在推动《意见》落地过程中,当地生态环境部门面临着加快项目审批与严格依法依规行政、生产企业落地与环境污染预期等多方面的压力与矛盾。但诸城分局不畏难、不观望,主动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推动国家政策落地。

值得注意的,诸城分局在推动《意见》落地时并不机械,而是充分考虑园区所在乡镇的实际情况,明确对区域环评与入园项目环评实行联动共享,简化入园项目环评编制内容,压减项目环评编制时间40%以上,从而达到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精准治污、助力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北督察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