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核与辐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风雪无阻 深入一线
“人造太阳”产氚实验包层项目启动
图片新闻
辐照技术有望消杀新冠病毒
连云港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举办今年首期“核新论坛”
海阳核电加快推进核能综合利用
河北深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建设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核集团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新冠病毒辐照灭活实验
辐照技术有望消杀新冠病毒

 

◆本报记者孙浩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切实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冷链物流渠道传播成为重中之重。2020年12月,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核集团旗下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同方威视3家单位联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的辐照消毒研究”核能专项研发。

近日,中国同辐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确定了利用小型辐照仪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的实验方案,其中中国同辐负责设计和提供专用辐照设备,中科院微生物所负责病毒辐照前后的检测评价,这一实验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并予以执行。这将是继2020年利用核技术开展医用防护服辐照灭菌之后,中核集团再次利用核技术优势造福人类、推动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具体体现和责任担当。

这一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开展新冠病毒辐照消毒研究,建立新冠病毒辐照消杀工艺,为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辐照消杀提供依据。此研究成果对于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的消杀处理及重要国际赛事的新冠病毒防疫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同辐有关负责人介绍,中核集团将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下,联合各方根据新冠病毒的实际辐照灭活剂量制定加速器辐照和钴源辐照装置的辐照加工工艺,推动建立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后续,将继续开展新冠病毒辐照消毒研究,推动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辐照消毒工业化示范应用,为冷链食品新冠消毒提供一种便捷、无害的技术手段。

中核集团技术攻关项目团队已开展冷链食品中新冠病毒灭活模拟工艺研究,在近3个月时间内,利用两种模拟新冠病毒开展了系列辐照灭活工艺实验,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模拟实验表明,较低的辐射吸收剂量就可以达到灭活效果,且对食品安全不构成影响。

目前,研究团队初步确定新冠病毒辐照灭活剂量范围,但利用新冠病毒完成实验灭活剂量验证工作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国际上也没有类似的文献报道和研究工作供参考借鉴。

联合课题组广泛调研、多次研讨,反复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中国同辐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据悉,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是辐照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尤其是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目前欧美国家超过40%的医疗用品采用辐照技术消毒灭菌,而在我国仅占到10%左右。

自上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就广泛利用辐照技术对食品进行消毒灭菌。目前用于新冠病毒防控消毒的技术主要有化学消毒和紫外消毒等。但化学消毒可能造成食品中化学试剂残留,紫外消毒仅仅局限于食品包装的平整表面,适用性差。而辐照消毒不存在药物残留问题,且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适用于大量冷链食品表面和内部的消毒。

抗击疫情中,核工业的“隐藏技能”——利用辐照灭菌技术助力医用防护服生产,让大家对核技术应用产业有了初步认识。疫情发生以来,医用防护服需求紧张,因原规范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要7到14天,成为防护服供应的卡脖子环节。

鉴于国外已有采用辐照方式对防护服进行消毒灭菌的应用,国家原子能机构、中核集团积极推动采用辐照技术解决防护服灭菌时间长的问题,参与起草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抗疫期间,中国同辐累计完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辐照251万套,一次性医用口罩辐照249万个,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辐照455万副。

中核集团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钴源供应商,拥有中国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核技术企业,核技术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走向国际市场。近年来,中核集团在加强核技术应用产业顶层设计与业务协同、推进实施核技术应用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形成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