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推进碳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蓝天保卫战收官,这几点值得关注
坚持生态立县 守护碧水蓝天
面对污水处理厂进水冲击应加强哪些方面管控?
搭建信息化平台服务“无废城市”建设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1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信息化平台服务“无废城市”建设

 

◆李玉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并在多个领域提到强化信息化支撑。建设信息化平台,是形成长效的环境管理机制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水平建设“无废城市”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对固体废物实行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监管。但是,由于固体废物的种类多、产生情况复杂、涉及范围广,其监管不只限于末端处置是否达标,而要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梳理和核对废物的产生节点、种类、性质、数量,还要跟踪废物的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过程,确保处理规范化和处置无害化。由于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的复杂性,加之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起步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近些年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当前的监管工作以人力为主,覆盖范围窄、监管效率低,加之人员专业性和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甚至出现对同一废物的管理要求不统一、对同一类型企业的监管重点不一致等问题。部分对环境危害极大的危险废物,在一些地方以“副产品”的名义售卖,或作为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导致其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风险不可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未能形成有效衔接。部分关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研究成果未能得到有效转化;部分难处理的危险废物长期堆存,并未开展相关无害化处理处置的科学研究。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控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期间,各地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科技成果,搭建信息化平台,统筹企业信息申报、政府环境监管、废物在线交易、科技成果转化、公众监督等功能。

搭建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智能计重设备、手持智能终端、电子锁、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摄像头、二维码标签等物联网终端设备和技术,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实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统筹相关申报数据、行为数据、信用数据,通过大数据整合分析,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溯源体系,实现环境监管和分析决策一体化,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搭建废物循环利用交易平台,实现固体废物产生者与处理者的精准匹配和线上交易。将废物的产生单位、处理单位、运输单位的相关信息以及废物的详细情况和处理需求,统一整合到交易平台中。各单位通过互联网对接供需,经过需求筛选、服务咨询、资质验证后,进行线上交易、线下处理,实现固体废物各环节高效衔接。政府各职能部门通过将其管理的数据库或信息系统与交易平台对接,在资质认证、实时监管、信用评价、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实效。

搭建高端科研和技术转化平台,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产品、工艺、装备等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平台,通过设置科研项目(专项、基金)、提出产业需求、公开项目信息、推动成果转化、建立交流合作等方式,促进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的有效结合和精准投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众建设“无废城市”的参与度,实现共建共治。在官方网站上设置无废专区,分享“无废城市”建设经验,鼓励相互借鉴与学习。依托公众号、自媒体等新兴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同时接受公众监督,借助群众智慧,及时调整政策的执行方式方法,保障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落地性。在平台上通过多途径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无废城市”建设,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