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四川环评质量考核“红黑榜”初见成效
“正视问题、立行立改,还老百姓绿水青山”
图片新闻
南平成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级市
凤阳深入推进机动车非法拆解问题整改
一季度向18家企业举“红牌”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深入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
一季度向18家企业举“红牌”

 

本报讯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按照国家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将其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今年一季度,共评价蓝牌企业358家、黄牌企业58家、红牌企业18家。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吉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明确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将企业环境信用按照良好、一般、警示、不良4个等级进行评价,建立企业环境信用基础档案,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记录。

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同时,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实施联合惩戒,吉林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提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平台”信息,在“信用吉林”“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开,有力震慑违法违规企业。

依法依规开展环境信用评价,有“奖”有“罚”。为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在疫情期间帮扶指导吉林博大、四平宏平肉业、辽源巨峰生化等3家企业开展了信用修复,使吉林博大公司申请稳岗补贴590余万元。同时,对参加全国“五一”奖章评审的18家企业法人进行了企业信用审核,违法违规企业在金融信贷方面受到限制。 潘瑜 陈博宜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