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绿色生活新风尚。但由于不少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有人监督,垃圾分类,无人看管,随手投放”等混投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分类投放的准确性,提升垃圾可回收利用率,尤为关键。
在笔者看来,首先,应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培育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可在学校、社区、公共场合开展讲座、现场演示,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其次,通过政策鼓励、法律监督等多种手段,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可适当增加奖惩机制,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合,如学校、居民区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发现混投垃圾,要及时批评指正,并引导投放人参与监督垃圾分类。同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人予以适当奖励,鼓励人心的同时又增强宣传。
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前行。即使现在还有很多垃圾投放不规范的行为,但相信,在市民的共同努力和维护下,垃圾分类一定会更深入人心,并做得越来越好,我们生活的城市也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聂久久(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