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水兴航天 立足未来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1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生态盛景构建城市绿色环境
水兴航天 立足未来

公园中央的小湖泊为污水处理厂的表流湿地,塔钟是污水处理厂的主风口。
污水处理厂主控室
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
地下预处理车间
污水处理厂立体效果示意图
公园草坪
地下污水处理设施
公园足球场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天基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好基础支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确立了“水是文明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发展理念。航天基地始终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生态发展立区的建设理念,制定了全域治水总体目标,并推出了“水兴航天”总体规划。

“水兴航天”规划将航天基地水务板块进行统一谋划,按照一盘棋统筹,一张网布局,一平台管理,为航天基地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提供有力的水务支撑,打造先进的全流程、全覆盖现代化新城治水体系。按照“供水、净水、回水、亲水、活水、管水”的治理总思路,提出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共治”,坚持从源水—输配水—供水—用户—排水收纳—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全过程全链条系统规划,通过“六大供水保障设施、三大净水治污工程、四座生态水面、中水回用管网、绿色灌溉渠、智慧水务管理”六方面具体实施。

通过一年的建设,到今年年底,新引原水量约1520万吨/年,调配净水约1670万吨/年,供水能力达到10.5万吨/日,满足30万人及企业用水保障;全域雨污分流,污水全面处理,排放达到准Ⅳ类标准,再生水回用能力达到3万吨/日,利用率不低于20%。

通过五年的建设,到2025年底,新引原水量约1.2亿吨/年,供水能力达到40万吨/日,满足100万人及企业用水保障,再生水回用能力达到7万吨/日,初具海绵调蓄能力,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建成智慧水务系统。

六大供水保障设施。即航天基地一级、二级、三级配水厂,在建航天基地四号配水厂、航天城高品质水厂,扩建长安子午水厂及供水管网。

其中,航天城水厂采用地上水厂与地下水厂结合的形式,其中地上水厂建设规模5万吨/日,地下水厂建设规模35万吨/日。航天基地四号配水厂设计近期供水规模为5.5万吨/日,远期供水规模为18万吨/日。

三大净水治污工程。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西安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西区南片区污水处理厂和东区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解决航天基地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水增量问题,推进航天基地水环境及水生态治理。

其中,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总建设规模日处理量10万吨,近期规模日处理量5万吨。设计全地下两层混凝土结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改良A2O+MBR组合工艺,微生物脱臭法,污泥采用浓缩+板框压滤机脱水。出水按照地表水准Ⅳ类水质标准设计。

同时,污水处理厂地面用于建设人工湿地,湿地面积8000平方米,用于降解再生水氮含量,是污水处理的最后环节;绿化面积近5万平方米,栽植乔木5600株,灌木70万株,打造绿色空间。建设占地36亩的运动长廊,集中设置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设施。

四座生态水面。航天城中湖、中兆水库、司马水库及净水厂湿地湖,塑造四个智慧海绵体,形成集净化、调蓄与景观一体的碧波蓝核。

中水回用管网。构建与三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的再生水回用系统网,全域覆盖实现再生水回用。结合城市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回用,将达到标准的再生水进行引水回用。打造航天基地“再生水回用新型示范区”,规划中水管网约70公里,从农业灌溉回用,到企业(工厂)回用,到办公(写字楼)回用,到住宅小区利用等,体现再生水回用绿色理念和价值。

绿色灌溉渠。将传统的灰色灌溉渠景观化转化为绿色灌溉渠,编织生态绿渠水网。应用和推广城市绿色生态明沟系统,实现城市排水防涝安全提升及生态景观价值重塑的“灰绿融合”发展,将城市建设和水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提升有机结合。景观化灌溉渠将为城市新农业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并改善场地微气候。

结合基本农田建设“新城市农业水兴灌溉示范区”,将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倡导农业景观化、经济化,统一风貌,同时结合再生水回用,修建灌溉渠约56公里,新增农业灌溉面积约2.25万亩,将农业灌溉渠景观化,融合成农业观光的景观渠,打造城市新农业。

智慧水务管理。嵌入智慧水务系统,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可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

依托现有互联网+防灾减灾平台基础,探索建立以大数据、大地图、云计算、5G网络技术为基础支撑的决策支持应用平台,实现“实时感知水信息、智能管控水资源、多网互联新水务、全民共享水平台”的智能信息水网。

航天基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航天基地全面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压实“水兴航天”规划的推动,积极贯彻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以“水”为笔,绘就生态画卷,打造可持续发展之城,为西安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小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注入强劲动力,全力开启“十四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供稿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