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方读本
3上一版  下一版4
 
锦甸平铺汶水清 白云飞动泰山绿
泰安净“土”治“废”护生态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图片新闻
泰山分局化身企业“保健医生”
宁阳绿色农业为民增收
泰安开展“十大集中整治攻坚行动”
泰安开展黄河流域专项整治
肥城全面发力提升气质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1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泰安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改善明显
锦甸平铺汶水清 白云飞动泰山绿

图为徂汶湿地项目。
泰安摄影家协会供图
 

◆姜强 鲁记

“大气环境质量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指数全省第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率全省第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省第二,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这是山东省泰安市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答卷。

三年来,泰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和绿色转型,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9项约束性指标任务,以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空气质量创监测记录最好水平

泰安市紧紧围绕“控煤、抑尘、限车、除味、增绿”等重点,全方位立体布防,开展“十大行动”,落实“三项保障”,强化“两项约束”,发起一场全市统筹、合力攻坚的蓝天保卫战。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35%,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改善17.4%,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泰安市以“十大行动”为抓手,开展涉气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工地扬尘、移动源污染治理等“十大行动”,重点解决制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难点问题。定期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持续开展重点区域联合执法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和长效机制。

强化“三项保障”助力精准治污。强化资金保障,2018年以来各级投入财政资金18.5亿元。强化科技保障,利用卫星遥感和气象大数据分析,建成大气污染热点网格29个、大气微观监测站229个;采用气溶胶激光雷达走航、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等技术手段,分析研判大气污染源分布情况,实现靶向精准治污。强化智力保障,聘请英视睿达、罗克佳华等技术团队,每周召开大气质量分析会,为蓝天保卫战提供全过程智力支持。

实施“两项约束”压实环保责任。出台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对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空气质量半月一通报、每月一奖惩,排名第一的县(市、区)奖励100万元,排名末位的实行同等金额处罚。出台量化问责规定,将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靠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未完成等纳入问责范围,追究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全面发力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

泰安市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以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安全为政治任务,从点源、线源、面源三个维度系统治理,推进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泰安市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全部达到水质管控目标要求并消除劣Ⅴ类水体,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全年水环境质量指数及改善率分别列全省第一位和第三位;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安全稳定。

为改善水环境质量,泰安市全力控好点源污染,重点涉水企业全部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实施泰城雨污分流工程,加大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增强污水处理能力,新建污水处理厂3座,对泰城4座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在污水处理厂下游规划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确保外排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衔接。

分类防好线源污染。实施重点河流生态修复,对大汶河、洸府河等30余条河流约350公里河道实施截污、清淤等生态治理工程。对186条河流和东平湖双侧总长度5223.8公里的岸线开展入河湖排污(水)口排查,确认排污(水)口3578个。建立“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关联体系,做到河流水质预警预测和快速溯源。

科学防治面源污染。全市144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2076个村庄完成农村污水综合治理,完成率达62.17%,居全省第二位。实施东平湖综合整治,开展“退渔还湖”行动,成功打造南水北调东线无人工渔业养殖湖区;实施湖区渔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生态隔离带,进一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坚持“防未病、查新病、治已病”,构建全过程多层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体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发布污染地块名录,规范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管理,不断强化风险管控,从源头上防控土壤污染。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摸清污染底数。结合争创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城市,以关闭搬迁焦化厂地块为试点,打造土壤污染修复示范样板。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泰安市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生态保护修复区域试点项目。截至目前,67个项目、326个子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已完工项目56个、子项目308个。完成项目投资153.31亿元,占总计划的92.2%。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9320.1公顷、矿山生态修复1151.4公顷、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保护244.9平方千米、土地整治26957.1公顷,新增耕地4485.1公顷、湿地659.9公顷,“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绿”的总体目标逐步实现。

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总指挥部),下设山、水、林草、田、东平湖5个分指挥部,配套追责问责、政法稳定、财政审计3个保障工作组,成立城区、农村两个项目指挥部,各县(市、区)、功能区成立相应机构,全市上下形成凝心聚力、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组织编制《泰安市生态建设规划(2018-2035)》,将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纳入项目库,特聘42名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立体化指导。

创新资金筹集机制,成立总规模60亿元的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基金,集中用于县域项目建设。鼓励支持县(市、区)、功能区采取与投资主体联合设立基金的方式,按照“一项目一基金”模式,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将城区河流生态治理、雨污分流等7个项目整合为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PPP项目,与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计划投资额约57.7亿元的合同,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泰安将统筹谋划“十四五”污染防治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