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碳排放报告作假,企业存在认识误区
深化长三角合作,探索区域碳达峰碳中和
票务中心有必要这么豪华吗?
高水平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
矢志不渝永远跟党走
“坑”中自有别样风景
加快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坑”中自有别样风景

 

编者按

近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转发了学校邓红兵教授的《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邓教授在信中以一名高校教师的身份为招生季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如何对待专业冷热的建议,也对“生化环材被认为是‘天坑’专业,被避之不及”这一观点进行了驳斥。这样的一封信,也在不少生态环保人的朋友圈引起了热议。本报今日刊登相关约稿,以飨读者。

◆周斌

“生化环材”指的是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四门学科。之所以这些学科被称为“天坑”,有人归纳为三高三低,即分数线高、就业率低,学业难度高、岗位收入低,社会期望高、工作获得感低。但真是如此吗?笔者在大学期间攻读的就是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也一直从事生态环保行业,工作了近15个年头,借此从一个“坑”中人的角色谈谈感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区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沉重的生态和环境代价,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制。在此背景下,生态环保事业已然成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有志青年的奋斗目标和舞台。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已经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此时的青年人在择业上拥有了更多选择,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响应时代的召唤,而不是简单地向“钱”看。当通过我们的努力,看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时,我们更能体受到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精益求精打造环境监测雄安标准的刘冬梅;弘扬工匠精神,筑起监测强站的陈云忠;双脚丈量大地,碧水见证忠诚的张之龙……10位“2020最美基层环保人”就是激励我们奋进的榜样。他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他们代表着千千万万奋战在生态环保战线上的生态环保人。有了榜样的指引,我们应该坚信,繁重的学业会成为治污攻坚的坚实支撑,细小的工作也是推动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上海的边郊有一家建在88米深坑中的酒店,住宿价格不菲,却仍访客如织。想必“坑”中也有别样的风景,只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罢了。青年朋友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我们一起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不懈奋斗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