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基石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思路与重点专栏征稿启事
在草原牧区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1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草原牧区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廷·巴特尔践行人草畜协调发展模式经验值得借鉴
 

◆闫慧敏 刘桂环 薛智超 王博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是首要工作原则,即草原保护应遵循顺应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促进草原休养生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那么,如何在草地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切实采取顺应自然的措施,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草原牧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笔者认为,草原牧区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草地利用的自然规律,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着力点,通过充分发挥自然的力量提升“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制订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强化制度保障,形成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在保护草原及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寻求资源利用效用最大化

20世纪80年代牧区实行草场承包责任制后,牲畜规模的大幅增长使得草场加速退化。深知“有好草才能养好牧”的廷·巴特尔意识到,必须围封草场禁止散养牲畜的啃食才能保护好草原。1986年,他开始试验对一小部分草场实行围封禁牧的养殖方式。围封草场不再退化并储备了牲畜过冬的饲草,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让周边牧户纷纷效仿。

这一方式逐渐发展为划区轮牧的养殖方式,即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本身的稳定性与自我恢复能力,使牲畜在不同时期内进入不同草场进食,保证每一块草场都不会长时间处于较强载畜压力之下,避免对某一片草场的过度利用,并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生态修复。如今,5900多亩草场被划分为9个区域,四季轮牧;每当听到牛儿们在围栏门口哞哞叫时,它们的主人就知道该打开围栏门让这些生灵到下一块牧场了。

坚持少养优质、生活—生产—生态共赢,破解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20世纪90年代初,廷·巴特尔家的5900多亩草场上养着200多只羊。看着羊群每天对草场的啃食和踩踏,他开始探索试验通过减羊增牛降低草地载畜压力。2002年,他把羊全部卖掉换牛来养,并由此提出了他在推广这一措施时反复向牧民们解释的“蹄腿理论”:养一头牛和5只羊的经济价值相同且投入的劳动力更少,但对草原的破坏程度却大不相同,因为一头牛有4条腿且食草时不用蹄子刨,而5只羊有20条腿且用蹄子刨草根啃,养哪种牲畜更省事又对草场破坏小呢?

这一理论是廷·巴特尔在长期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性知识,更蕴含着生态学理论知识。牛的采食方式是“卷式采食”,高度较高、生物量较大的禾本科牧草是其喜食的物种;而羊的采食方式是“啃式采食”,喜食低矮的植被,因此牛在采食过程对牧草损伤相对较小。如今,“减羊增牛”已作为维持经济效益和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宝贵经验在多地推广,引领养殖方式向着高效益、低破坏的方向转变。

廷·巴特尔在实践“减羊增牛”措施的同时,不断尝试减少牛的数量。他深信牧户养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能依靠扩大规模,一定要摸索出一条“少养、精养、生态好、劳动少、效益高”的新路子。根据草原的生态状况与他1974年知青下乡来到这里时的样子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减畜,直到从最初的150头牛逐渐减至50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他在提升牲畜产犊率、缩短产犊周期和提高产肉量方面想办法,实现了草好—牲畜膘情好—产犊率高的良性循环,产犊率从70%提升至100%,产犊周期从3年两个犊提升为4年5个犊,活畜销售价格因膘情好、体型大提升了一倍以上。其牲畜养殖数量少于其他牧户平均水平的1/3,而其收入却在牧户平均收入的3倍以上(根据2019年锡林郭勒盟143户牧户问卷访谈数据)。

在他的带领下,萨如拉图雅嘎查全体牧民不仅彻底逆转了生活贫困、收入水平低的局面,同时极大改善了当地草原的生态状况。

增强牲畜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精细养殖成本

如今,暖棚、充足的饲草储备已经成为冬季寒冷的锡林郭勒草原精养细养的标准配置,而廷·巴特尔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无为而治”的精养之路——无棚圈、打草不拉草。无需棚圈是因为这里的牛虽然已经改良为体型硕大的优质肉牛,但廷·巴特尔坚持自己改良培育,保留了蒙古黄牛优良的耐寒品质。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刚出生的小牛毛干后就开始跟母牛一起生活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代代相传地通过耐寒性训练适应变换多端的草原气候。经过多代的适应与自然选择,自主抗寒与适应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牲畜种类的选育大大节约了搭建温室与开展医疗救助的资金,降低了精细养殖的物力与人力成本。

没有棚圈的冬季,牛就在打草场放养,打下的草一排排地铺在草地上,供应牛的日常喂养。这种“打草不拉草”的方式既能节省运送草料以及人工喂养过程中的损失和相应的经济花销,又能使牛的粪便留在草场上转化成有机肥料,把自然的肥料归还草原。而且,草籽可以更多地留在草场上,形成自然播种,从而恢复草场。打草不拉草的前提条件是在好年景要储备充足的草,以保证大雪灾情况下的供应。廷·巴特尔家有一间干燥不透光的储草房,里面的干草已经存放了近20年。

廷·巴特尔创建的人草畜和谐共生模式不仅保护着草原,提升了牧户生计水平,还将草场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家园。现在这里生活着狍子、狐狸、獾、鹤等百余种野生动物,这些动物和牛儿们一起生长在草肥水美的牧场。廷·巴特尔每天早上都会背起相机和这些动物们一起沐浴晨光,动物们也早已习惯有这样一位爱护大自然的人近距离拍摄。

作者单位:闫慧敏、薛智超、王博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后两人为博士研究生);刘桂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