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中国能举起这面旗帜?
探索实践河湖长线上巡查手段
水生态环境 保护“十四五”思路与重点专栏征稿启事
碳达峰碳中和宣传会代表发言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2021年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碳达峰碳中和宣传会代表发言

 

编者按

为表彰在2020年理论评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激励更多作者加入评论员队伍、参与本报评论写作,中国环境报特授予36名同志“2020年度优秀特约评论员”称号。在7月15日甘肃省张掖市召开的“碳达峰碳中和宣传会”暨中国环境报特约评论员工作会议上,与会领导和嘉宾为2020年度中国环境报优秀特约评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今日刊登两位优秀特约评论员代表发言,以飨读者。

关注问题 体察入微

回顾10多年担任中国环境报特约评论员的经历,我深感受益良多。

首先是感谢这张报纸,感谢理论评论部的关心、培养和帮助。我和众多评论员都深切感到,中国环境报把“观点”这个版办成了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舆论中心,把特约评论员群办成了一个环境问题信息交流研讨中心,把理论评论部办成了一个特约评论员成长培训中心,把这张报纸办成了联系基层生态环境队伍和为民办实事的服务中心。

通过这几个中心,我感到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我不仅学会了站位本单位基层实际看待问题的本领,而且提升了站位全局提出问题、看待现实、看待社会问题的本领,也学会了把责任与情怀融为一体,把洞察与动笔融为一体,有了积极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的自觉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作为中国环境报社的特约评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未来,我要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报社宣传报道的要求,分析总结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经验做法,扎实解决基层生态环境问题,充分利用中国环境报这个阵地,努力学习舆论宣传理论方法,在实践中研究关注当下环境问题,切实增强一名评论员的责任感,把身临其境的实践感知变成有利推动绿色发展的思想认知,下功夫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评论,努力当好一名优秀的特约评论员。

发言人为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元

认真思考 分享观点

江苏省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有4名中国环境报特约评论员,单位同事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工作要干,成绩和想法也要分享,所以我们对宣传工作比较重视。我在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各位领导的带领下,也走上了特约评论员的道路。

中国环境报是生态环保人提升自身理论能力和环保知识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从写评论以来,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醒来都会打开中国环境报阅读学习评论文章。我们在地方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关注点是有限的,多看别人的作品对自己是很好的提高。我一直把读报当做很好的学习方式,把中国环境报当做我的图书馆,从中可以找到各种想要的知识。

环境报的平台能够让基层工作人员表达观点,让更多地方有机会展示先进经验和做法,很好地宣传地方工作。我写作的内容主要关注苏州好的经验做法,包括我从事和关注的机动车方面的工作。我也能通过环境报学习各地先进的做法,和同事一起探讨。

在特约评论员工作群中能够和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一线工作人员一起讨论问题、看法,好的观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全国各地的生态环保人可以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中国环境报的一些征文活动,比如一封家书、红色故事等,可以让生态环保人更多地展现自己,反映生态环保人真实的生活。很多人写到自己的家风故事、身边党员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事迹,都让我很感动。我会把这些文章收集成册给家人看,也会在单位党建活动中分享,通过真人真事触动身边的人。

中国环境报提高了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我身边的同事在工作中也开始更加愿意去思考,并写出来和大家讨论,一起形成好的思路。大家围绕想问题、写评论一起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发言人为江苏省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郑兴春

 
3上一篇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