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好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加减法
如何看待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同步向好?
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思路与重点专栏征稿启事
非法穿越为什么屡禁不止?
警惕重视迎检忽视整改的三种表现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同步向好?

 

◆任理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改善持续推进。根据生态环境部的通报,1-5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6%,仅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这充分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新动能全面发力。随着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高产值、低排放的新动能全面发力。例如,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8%、22.6%,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板块;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0%、13.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且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随着一系列安排部署和扎实举措的落地,其效能正在发挥。例如,上半年煤炭、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再比如,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表明,1-6月份新增户用光伏装机同比增长280%,说明无论企业还是公众,绿色能源意识都在提升。

三是治污红利不断释放。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绩效分级、差异化管理的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比例不断提升,全国治污水平不断提高。例如,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累计超过9.5亿千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已经基本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降低。

四是监管力度稳中有升。今年以来,强化推进冬春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扎实开展夏季臭氧强化监督检查,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40个典型案例,无一不在传递治污攻坚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强烈信号。特别是随着执法正面清单、在线“不见面”、帮扶管家等监管新举措的不断运用,不少地方的监管力度与效率有效提升。

下半年,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因素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将进一步推动降碳治污协同治理,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降低污染物排放。但同时,生产生活排放强度仍会进一步提升,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质性增加,可能抵消超低排放改造带来的减排量。

归根结底,坚守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底线,关键是要适应新形势,保持必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定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三个”治污,不断优化大气帮扶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同时,加大减排力度才是硬道理,要稳步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降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