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奋力开创“十四五”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不断拓宽有机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路径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
完善政策体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从供需两侧着手,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

 

◆兰梓睿

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社会教育。

笔者认为,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应在全面、系统、创新3个方面着力。

一是全面。生态文明教育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每个社会成员不仅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者,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施行者。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阶段性教育,而是需要贯穿每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应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学习阶段需求以及特点,建立全过程的生态文明教育规划纲要,逐步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渗透于每个教育阶段,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应为全过程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提供条件。

二是系统。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缺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教育内容。建议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内容体系,在学校教育阶段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元素融合在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学、地理学以及工程技术学等相关学科教学环节。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教育内容体系,在相关课程教学环节中加入可再生能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教育内容。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消费理念,培养学生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树立健康、绿色的消费意识。

三是创新。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更应创新其他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尤其要加强家庭和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家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启蒙场所,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生态文明教育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习惯,并逐渐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社会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场所,最终需要形成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合力。加大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引导,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此外,还要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借助现代化新媒体技术搭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学习平台。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覆盖,不断增强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养。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