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绿为底,擘画绝美生态画卷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1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绿为底,擘画绝美生态画卷
四川省乐山峨眉山市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
峨眉高铁
峨眉金顶
生态+文旅——“只有峨眉山”
▲生态+农业——仙山茶园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生态+工业——农夫山泉
 

无论是否到过峨眉山,你对它都不会太陌生。李白的诗中,金庸的小说里,峨眉山的秀美风光,总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峨眉山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的总体定位,用生态助推文旅、将文旅融入生态,走好生态路、打好文旅牌,让这座山、这座城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单元纷纷蝶变为一个又一个精品文旅项目,让这座城的绝美生态画卷徐徐舒展。

2020年,乐山峨眉山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前,正在加快推动巩固提升。

上下一条心,首创一体系,构建管治新模式

解决思想问题,让各级各部门形成统一、正确的生态环保观念,才能保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相关工作落地生根、扎实见效。乐山峨眉山市强化高位推动,成立书记、市长为主任的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确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环委会等会前理论学习制度。

2017年以来,全市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央《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50次,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审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88次。

同时,乐山峨眉山市生态环保工作非常注重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近年来推出多种举措,力促党委政府抓总、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分工协作、乡镇属地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出台《峨眉山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峨眉山市环境污染防治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细化分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任务,层层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印发《峨眉山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建立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环境网格监管体系,落实环保助理员36人、网格巡查员206人;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加强巡查监管,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通“心连心”服务热线,设立“文明你我他”专栏曝光环保问题,畅通公众监督渠道。

为了更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制定了《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指标体系》,划定2.35万公顷的耕地红线和1.75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线,并将161.64平方公里纳入生态红线范围,构建与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相匹配的空间格局。

此外,出台《加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县级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分值权重达到28.6%。考核实行季度量化考评和目标差异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作为年度目标绩效奖励和领导干部能力评价、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具体考核指标中,对示范市创建、景区违建整治等重点工作进行差异化绩效管理,鼓励先进、鞭打慢牛。同时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守好一座山,护住一片绿,突出重点保环境

乐山峨眉山市因山而兴、与山共荣。怎样守护好这座青山,是首要课题。

2017年—2019年,乐山峨眉山市深化“绿秀峨眉”行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54%,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有效管护全市25.78万亩国有林和12.1588万亩集体公益林。

实施“生态搬迁”工程。大力实施“两停一下山”(停止农房审批、停止农房建设,引导村民生态搬迁下山)政策,积极引导4772名原住村民生态搬迁下山,完成植被复绿面积24.6万平方米,栽种植被8.2万株,实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根据国有林场内珍稀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域及其生物学特性划定植物保护区,实施特别保护。同时实施封山育林,制作统一保护标志,每天进行巡逻检查,严禁破坏珍稀植物。在原始植被景观景区建设峨眉山珍稀植物科普长廊,强化科普宣教作用,充分展示峨眉山植物的丰富多样性。

数据显示,2020年度乐山峨眉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6天,优良天数338天,达标率为92.3%;境内峨眉河、赶山河、临江河等12条主要河流的37个断面水质和13个湖、库、渠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乐山峨眉山市突出重点、在多方面推动环境质量提高:

聚焦蓝天保卫战。以“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为重点,推进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强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治理,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3家、治理整改371家;重拳整治城区用煤、露天烧烤及餐馆油烟污染,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5%以上,淘汰改造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46台,减少燃煤消耗8000吨;加大货运车辆管控,做到封闭运输;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市、镇、村、组”四级禁烧巡查机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同时建立覆盖全市的公交客运、免费公共自行车等出行系统,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打好碧水保卫战。压实河湖长制,关闭或拆除排污口139个;实现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清零,88处农村黑臭及不良水体完成整治验收;推进畜禽养殖场规范化整治,关闭禁养区407户规模养殖场,限养区1423户畜禽养殖场完成整改;按时完成青衣江群星饮用水取水口迁建及保护区规范化整治,实施黄湾、龙池等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城市和乡镇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

重视净土保卫战。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置”三级生活垃圾处置运行机制,所有行政村(社区)垃圾实现收集全覆盖。建成峨胜集团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所有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置,2017年至今已处置51万吨。对城市储备地、街头斑块、露土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建成口袋公园9个、生态停车场10个。

打赢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建成龙池、双福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站,高桥、九里、罗目3镇联合建成乐都污水处理厂,新铺设排污管道76.1公里,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建成城东(新平片区)垃圾中转站,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统一配备垃圾分类设施或因地(因户)制宜采取垃圾分类措施的行政村达128个,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而为了筑牢生态环保底线,乐山峨眉山市始终保持执法高压,强化日常监督,注重环境安全,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制定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完善案件执法衔接机制,形成行业部门、职能机构、执法机关共同监管的环境执法格局。2017年以来,累计立案173件,移送司法案件6件;

利用高科技实施监管,在线实时监控18家企业的废气、废水排放。采用周末查、节假日查、交叉查、夜查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督促排污企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累计完成双随机任务679个;

开展环境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整改,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环境安全监管,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环境应急管理,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大力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煮好一杯茶,酿好一壶酒,催生城乡新园景

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乐山峨眉山市的发展方向。乐山峨眉山市选择走向生态优先、科学规划、适度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乐山峨眉山市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关停其亚铝业等高能耗企业18家,关闭立窑水泥生产线4条,淘汰钢铁、铁合金、水泥产能约300万吨。峨胜水泥、竹叶青、华润雪花等重点企业产销两旺,绿色建材、食品饮料两大传统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经过不懈努力,乐山峨眉山市大量工业园区变景区、工厂变景点,打造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瞄准高新轻净,以“一桶水、一瓶酒、一杯茶、一盅汤”为代表的绿色轻净产业不断壮大,产值达257亿元,增长17%,轻重工业比由3︰7优化为6︰4,走出一条变资源开发利用型为绿色内生驱动型的发展之路。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基地,农夫山泉峨眉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获批省级科普基地,华润雪花、竹叶青工业观光旅游日趋成熟。

同时,乐山峨眉山市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改)种植标准化茶园3万亩、良繁基地6个、种质资源圃20亩。全市现已建成茶产业基地23万亩,发展蔬菜种植20.9万亩,道地中药材、藤椒、水果种植面积分别达5.6万亩、2.8万亩、6.63万亩。峨眉山茶、峨眉山藤椒油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清单。

乐山峨眉山市着力将田园变公园、农村变景区,打造农村新业态。投资1.5亿元建成农旅融合新亮点嘉峨茶谷,禅茶康养体验基地成功入选“2019中国美丽茶园”,沙溪“七彩茶枫”、高桥“寨子茶里”等农旅融合项目各具特色,认定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建成美丽新村21个,带动发展特色民宿300余家;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生态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0%。2019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939.48万人次,综合收入129703.2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8.06%和5.45%。

依托优质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乐山峨眉山市打造了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公演,恒大国际旅游度假区、恒邦生态度假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成立地方智库——“峨眉学”研究会,围绕“儒释道食茶武药”七大核心文化IP,文旅、康养、赛会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已举办七届旅博会、四届茶博会和春茶交易会、五届峨眉山音乐节、六届“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第七、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等赛会活动,成功取得第九、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举办权,成为全球首个“四连办”城市。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个5A级、3个4A级景区;2020年接待游客1886.817万人(次),同比增长0.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6.28亿元,同比增长0.13%。

除此之外,人居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也成为乐山峨眉山市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实施“厕所革命”,实施新(改)建农村户用厕所3.16万户,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

实施农村“垃圾革命”,提升改造露天垃圾池1399个,并配备垃圾桶8781个,乡镇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实施“污水革命”,启动1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4.29万户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制定《峨眉山市农村“四清四拆”行动实施方案》,着重强调整治高速路、快速通道、国省干道沿线环境,打造“客厅”工程,推进水塔下地、农家房前屋后“六顺六净”,确保可视范围内清爽干净。

定好一方案,保持一股劲,巩固提升不松懈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城市荣誉,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地区践行绿色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品牌象征。

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后,乐山峨眉山市脚步不停,继续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狠抓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争取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2021年3月,乐山峨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峨眉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巩固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目标是建成生态空间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格局完善、生态人居宜居、生态制度高效、生态文化繁荣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方案》从生态制度与保障机制完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与利用、产业循环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绿色生活、生态文化建设十个方面提出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的路径,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这个过程并非是生态环境部门的单打独斗,乐山峨眉山市委办、政府办、自然资源局、住房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多部门参与其中,协同发力。

根据《方案》要求,针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的巩固提升,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对应任务分工,强化工作落实,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要加强协作,并强化资金保障。同时,将巩固提升工作作为各责任单位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目标绩效办会同市环委办定期调度、督促工作推进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滞后、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果的不断巩固提升,必将使乐山峨眉山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之路。

温笑寒 李峤雨 曾琳杰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