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攻坚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决策更科学 发力更精准
高淳出了位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能手
图片新闻
长治深入攻坚实现“水长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下一篇4 2021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德州抓牢“一市一策”重大机遇,以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水平
决策更科学 发力更精准

图为“一市一策”德州课题组正在开展工作。董若义摄
 

◆周雁凌 董若义 赵晶

未来一周,气象状况和空气质量走向如何?需要特别注意哪个时间段、哪项污染物?近期污染过程是怎么形成的,今后应如何应对?在“一市一策”(德州)驻点跟踪研究会商会上,这些让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头疼”的难题,都能得到解答。

自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启动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一市一策”课题研究作为推动精准治污的重大机遇,全市上下与课题组高度配合,攻关项目在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秋冬季错峰生产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表示,在“一市一策”课题组的科学指导下,“十三五”期间,全市PM2.5改善幅度、重污染天数减少幅度均居全省第一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二位,环境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科技支撑夯实决策基础

“早在2017年部里组织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时,来德州的就是上海环科院的专家团队;后来国家组织‘一市一策’课题研究,我们又互相选择了对方;‘一市一策’课题结束后,我们再请他们留下来,转战到县区继续开展‘一县一策’课题研究和跟踪帮扶。”德州市大气环境科科长张培勇告诉记者,德州市与“一市一策”课题组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缘分和情感。

而这样的渊源,也让德州市和课题组合作顺畅,融为一体。

据了解,“一市一策”德州课题组由上海环科院牵头主导,上海大学、山东环科院、复旦大学等多家技术单位参加。大家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开展污染成因及来源分析,现场摸排制定问题清单及管控方案,持续跟踪推进防控措施落地。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车俊山介绍:“课题组来之前,我们治污攻坚的方向是有的,但只能定性不能定量。通过专家团队的科学解析和研判建议,让我们对污染成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题组的帮助下,德州市很快明确了“压煤、抑尘、控车、除味、增绿”治理路径总方略,在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上,牢牢抓住“牛鼻子”,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治污体系,推动环境质量迅速扭转被动局面。

“课题组不仅在短时间内帮助我们解决大气治理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还让我们掌握举措成效、短板弱项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张培勇对记者说。

市政府常务会,课题组专家可以列席;驻点跟踪研究会商,市长亲自赶来旁听;课题组汇总形成的会商纪要或污染成因与来源分析专报,一路绿灯直呈市长和分管市长;对课题组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市长都在第一时间批办反馈……

德州市对课题组的重视,可见一斑。

据了解,课题组入驻德州以来,及时抄报各类信息,累计发送会商纪要195份,污染成因等专报67份,专家解读4份,相关指南、方案和政策建议23份,科普及宣传报道16份。

2016年底,德州市在山东较早建成环境空气超级站,但因为没有相应的质控措施,超级站每天产生海量的数据,不知该如何使用。

课题组了解情况后,主动开展质控和数据分析,帮助建立数据审核体系和应用模型,并陆续引进SPAMS、在线重金属、AMS、氨分析仪等超站观测设备,真正让超级站的作用发挥出来。

随着工作的深化,污染源解析也走向精细化。课题组针对具体问题,又相继引进了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网格化监测、激光雷达、无人机监测、VOCs走航监测等手段,调查、审核近3000家企业,逐步建立大气污染源基础数据库,让污染源减排和污染成因诊断的精细化分析成为现实。

精准研判提升攻坚效能

“一市一策”课题组入驻德州市以来,针对工业源、移动源及施工面源等污染源,滚动开展专项研究,流动支撑重点源监管和挥发性有机物“一行一策”“一企一策”。通过梳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问题,参与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货运车限行等系列专项方案,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向精细化转变。

去年八九月份,德州市降尘量居高不下,一度面临被约谈局面。课题组研判分析后认为,问题并非出在抑尘举措上,而是出在基层落实上。对此,课题组建议德州市拿出“撒手锏”,通过制定相关考核办法,进一步压实责任,考核问效。

在课题组参与指导下,德州市迅速出台《降尘量考核补偿奖惩办法(试行)》,以各县(市、区)降尘量为考核指标,建立按月考核机制,按季度罚缴和分配扬尘奖惩资金。

办法出台,立竿见影。全市降尘量迅速得到抑制,防治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德州市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延期执行该办法,将降尘量现状考核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考核内容。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已上升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2020年,德州市首要污染物为O3的超标天数比例达到全年超标天数的45%。

课题组调研发现,企业在防治挥发性有机物上主动性较差,有的企业只管治污设施运行不管效果,设备空耗运转问题突出,企业末端治理成效难以得到保障。

鉴于这些情况,课题组向德州市提出了“有效收集、有效治理、达标排放”的治理原则,建议对全市693家涉VOCs企业,按照“急大缓小,市级把脉、县级落实,市县分级监管”的要求,全面从严监管,实施分类定级。

其中,对排放量较大的187家企业,确定红、黄、绿3个风险等级,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抽查检查;对其他涉VOCs企业,由各属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督促落实整改,并提升要求,确保在今年“夏防”期间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减排效益。

前不久结束的德州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第二轮执法专项行动检查结果显示,存在VOCs 污染控制或排放问题的企业占比为58.1%,远低于第一轮的74.8%。问题率明显下降,印证了分级监管举措的有效性。

此外,课题组针对采暖季燃煤污染问题,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建议重点防控散煤复燃,建立乡镇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机制,督促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冬防期间,建议紧盯重点源排放,将县市区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确保污染排放只降不增。

靠帮扶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与‘一市一策’课题组是老朋友了。”在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津环保”)生产车间,副总经理郝兵指着一套VOCs处理设备对记者说:“这几年,我们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先后上马、更换了四代治理设施,从水幕吸附到光氧催化,从活性炭净化到沸石转轮浓缩装置,设备越来越先进,处理效率已达到95%以上。”

仅2017年以来,景津环保用于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的投资就达5000余万元。如今,公司已明显地感受到治污投入带来的环保红利。

景津环保董事长姜桂廷说:“得益于前期环保投入和治理成效,公司进入全市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A级企业清单,去年秋冬季,公司因此得以正常运转,一天都没有停限产。”

“一市一策”课题组在德州驻点期间,紧紧抓住每一次现场调研机会,帮助企业查摆环境隐患、解决实际问题。

恒生防护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废气排放浓度不高,年排放量不到一吨,但异味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

在课题组专家和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公司摒弃了之前修修补补、投入不少但效果不大的错误治理方式,从废气收集、管道、通风、工艺、设备等方开展全方位提升改造,一举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和有组织全环节的达标排放。

如今,公司不仅解决了车间异味问题,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UV光氧处理工艺淘汰后,每年还减少了6.6万元的运行成本,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为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作用,我们建立起多层次对接落实机制,只要市县、企业有需求,工作组保证有技术支撑;只要工作组有建议,市县、企业保证有落实、有反馈。”张培勇说。

记者了解到,课题组还十分注重培养环保专业骨干力量。针对德州市一线执法检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多次邀请VOCs等领域、行业专家,开展污染防治理论培训和现场检查技术指导,以及在线监测数据审核培训和现场指导,传帮带教,努力提升一线生态环保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执法水平。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