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业经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应加速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浙江省工业碳平台上线
苏州首个“零碳工厂”如何造就?
十堰安全收运处置医疗废物210吨
跨界者如何三网融合服务环保?
哈郑直流配套“绿电”实现专场交易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界者如何三网融合服务环保?
——专访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英杰
扫码环保展直播内容
 

◆本报记者崔煜晨 徐卫星

记者:海康威视为何参加中国国际环保展?

王英杰:海康威视是一家比较低调的公司,工程师文化较浓厚。我们一般先做储备,等储备到一定程度才发声。公司从2009年开始涉足环保领域,至今已有12年,今年才开始在环保展上做展示。

我们这几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之前人工智能在业界呼声众多,真正落地则更多在视频领域。在传统情况下,视频只是一路视频流,能提供的数据非常有限,只是解决能看见的问题。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一路视频可以解析出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数据出来,让视频结构化。在生态环保方面,环境监测是很重要的业务领域,视频结构化可以极大扩展可视化的监测范围。二是探索全光谱领域,可见光只是光的很小的一个波段,全光谱可以极大地丰富整体信息获取。人的信息获取83%基于视觉,6%基于听觉,其他则基于味觉、嗅觉和触觉,全光谱拓展可以把可获取的信息进行指数化的提升,比如高光谱的水质检测仪,它通过光的反射来判断水里各种微量元素的组成,比如叶绿素、总氮、总磷、氨氮、透明度等肉眼不可看的指标,通过光的反射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数据,而之前水质的检测更多是从化学药品取样来获取。

此次环保展主要展示人工智能、全光谱和软件。海康威视在业界一直被认为是做硬件为主,实际上,海康威视在全球有5万名员工,其中一半是研发岗位,在2.5万人中有将近1万人做软件研发。我们是软硬融合的公司,软件占比更大,软件最终贴近用户、贴近业务。

记者:作为一个跨界者,如何把互联网思维带入环保行业,在解决方案上有什么体现?

王英杰:多年来,海康威视一直在跨界。最早做板卡,把模拟摄像机转换成数字信号,2007年开始做摄像机,这是一次跨界。从摄像机开始往横向扩展做门禁、报警、通道,扩展到无人机、机器视觉等领域,再往深层扩展划分了十大事业部,覆盖70多个行业,包括环保行业、家居行业等,这是行业跨界。最终,我们认为,海康威视的几张“网”要形成信息融合:首先是感知网,我们认为治理的前提是感知,能够精确、全面、完善的感知是治理的前提,但是感知网的数据并不是唯一的数据源,感知网数据要和信息网数据结合,“两网”融合,物信融合,再加上互联网,“三网”融合会形成真正的一个行业,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业务的大数据,以大数据为基础,衍生出行业的各个业务,像环保这样贴近民生的行业,我们认为是需要“三网”融合形成数据底座。在底座上形成各种业务应用,比如固废全流程监管,水环境监测,大气污染防治平台等。

记者:近年来有数据造假的行为存在,我们怎么用好大数据,防控数据造假?

王英杰:数据造假其中一个原因是整个过程不可视,没办法留痕,这几年已经有一些案件进行违规篡改的动作被视频记录,形成证据进行整体上报。但是,由于在全国,环境监测站、水利监测站等数量众多,工作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做运维,数据造假人员专门找夜间环境去行动,所以需要视频加上全线感知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加持,让机器24小时自行运转,24小时自动监测,并且把报警结果上传,而不是把所有数据上传(那样的数据是无效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整个造假过程前后,甚至某个人、某个时间段,有非常明确的记录,其威慑作用或后续取证作用都非常明显。

记者:“十四五”海康威视有什么规划?

王英杰:今年我们第一次参加环保展,是“十四五”规划的其中一步,我们希望把产品和技术带来前台,帮助行业和用户进行更多改善。从技术领域,我们希望把AI智能进行质的变化,之前的一路视频或者一个感知源能解构出一个结果,这是比较好的,但现在的人工智能离全面爆发还有一段路程,当一路视频真正能解构出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数据出来的时候,才是这个行业形成质变的时刻。我们看到行业中各种展会会提到监测漂浮物、检测水质和人为投放,这都是单点,当我们不再纠结于某一项功能,而是说AI智能可以解构出几十万种行为或者结果的时候,人工智能才能真正起到颠覆性的作用,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布局是希望AI加载视频形成人工智能的颠覆和质的变化,而不只是小的数量级的变化。

二是我们希望拓展物联感知监测的业务领域,从可见光到全光谱、X光、雷达、声波、黑光技术等都是我们想在监测领域拓展的技术领域,在小的可见光领域拓展也是一个量变,如果把它打开之后可以指数级地加大可监测范围,突破现有的监测局限,这是第二个全光谱加载的智能物联网的拓展。

三是“三网”融合,数据融合本身是个趋势,数据融合之后的问题是数据的无效处理,我们希望数据通过碰撞(我们有数据的治理、挖掘模型),形成更良性的使用。

最后,我们希望基于软件,统一架构。我们提供了物联融合平台、感知融合赋能平台和业务融合赋能平台等“三网”平台,通过此平台搭建一个数字底座,在这个底座中,把感知标准化,把物品融合组件化,把业务应用模块化,在加快业务领域扩展的前提情况下,保证不同厂家、不同行业、不同数据快速进行聚类融合,实现统一架构快速应用的功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