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执法执行力和公信力
缺水地区缘何热衷“挖湖造景”?
督察要来了,准备好了吗?
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环境信用纳入落户积分值得借鉴
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依法拆除违建还滇池生态原真性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田丹宇

8月25日是第8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聚焦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已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社会组织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要从碳排放的“末梢神经”抓起,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首先,培育全民绿色低碳生活。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建立统一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完善节能、高效、节水产品推广机制。简化包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创建低碳机关,优先采购新能源公务用车,使用可再生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创建低碳商场,采购和使用高能效用电用水设备,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建设供需互促的低碳产业链,推行全产业链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以低碳消费倒逼低碳生产、低碳运输。

深化绿色低碳行为模式。政府机关、公共组织、国有企业、学校、军队等单位后勤部门应带头贯彻“限塑令”和反对粮食浪费要求。各基层组织设立低碳宣传栏、张贴低碳宣传标语、投放低碳知识广播。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转型。实行工业垃圾再生回收,延伸生产者责任覆盖范围。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

培植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基因,总结新时代低碳发展经验,让低碳发展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成为主流共识。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宣传中国低碳发展故事,贡献中国低碳发展理论,将中国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参与、贡献、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其次,提高全民绿色低碳能力。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相关知识进教材,开设相关专业。定期组织大中小学生气候灾害应急演习。通过加大节能、节水、环保、可再生产品使用比例,提升校园低碳化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重大专题研究。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加强低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干部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培训。敦促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科学掌握控制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本领。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在职教育体系。建设气候变化科普信息平台,设立应对气候变化科研奖项,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大型国有企业设置碳排放管理专岗专员,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相关培训机构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教知识供给,引导社会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

第三,动员全民绿色低碳行动。加强公众参与引导。将绿色低碳生活作为指导开展国家低碳省市、低碳城(镇)、低碳社区试点示范的重要内容,推进绿色低碳生活创建活动。研究推行“低碳社区考核标准”“低碳家庭参考标准”“低碳军营创建标准”“低碳机关建设标准“低碳校园培育标准”。开展“万户低碳家庭”示范创建活动,减少家庭能源资源消耗。推进居民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完善水、电、气、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公共绿地。培育社区低碳文化,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扩大公众参与范围。鼓励各地开展碳积分、碳普惠、碳币、碳信用卡、碳足迹管理等制度探索。通过项目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内生动力。在气候脆弱重点地区推行气候灾害保险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适应气候变化公共设施建设。让气候变化投融资资金、科研成果、基础设施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各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在制定重大政策、起草法律法规、立项重大项目时,应充分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依托环境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通过例行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及时公开涉及公众利益的气候变化信息。利用多样的媒体途径宣传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先进典型,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公众合理关切。建设企业减排责任制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鼓励企业定期开展社区走访、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公益组织实地考察,提高公众对气候治理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