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泰安宁阳化工产业园污水偷排长达十年之久
让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片新闻
健康海洋是通向碳中和未来的“蓝色之路”
秦岭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海洋是通向碳中和未来的“蓝色之路”
——国合会2021年年会“碳中和愿景与海洋环境治理”主题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牛秋鹏

在全球碳中和愿景下,海洋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海洋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9月7日举办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1年年会 “碳中和愿景与海洋环境治理”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健康海洋是通向碳中和未来的“蓝色之路”,并呼吁尽快制定海洋路线图。

借助海洋实现碳中和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了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 2摄氏度的目标,中国也已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覆盖地球表面70%面积的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维护并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

作为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主要的热汇和碳汇,在调节气候、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球是一个海洋星球,海洋能够吸收全球23%的碳排放和巨大的热量,对人类和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国合会副主席、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沃森说。

然而,全球海洋状况又受到诸如全球变暖、持续升高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加剧海洋酸化等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明确而有针对性的行动。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看来,海洋是巨大的碳库,关键是如何将其充分利用。“目前,全球正在努力开发捕获碳排放并将其作为原材料再利用的解决方案。”焦念志说。

滨海湿地有植被的沿海生态系统通常被称为“蓝色森林”(或“蓝碳”)生态系统。其中,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潮滩等沿海生态系统在碳捕获和封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位面积的滨海湿地能够比陆地森林更快、更有效地固碳。

然而,一旦这些生态系统退化、消失或改变时,大量二氧化碳会被释放到大气或海洋中,加剧大气温室气体水平的升高和海洋的酸化,所以需要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保护和重建“蓝色森林”以捕获二氧化碳。

同时,巨大的海洋也具有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丰富的风能、波浪能、温差能有望成为碳中和的“明日之星”。

“风能、波浪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不排放任何二氧化碳或其他污染物,能有效推动零碳电力技术发展,是碳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大学海洋学教授刘延俊提到。

此外,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生产力,以及渔民生计和社会稳定,甚至渔业相关行业的影响都不容忽视。从另外一方面看,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养殖碳汇技术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通过生物活动固碳是海洋碳汇的重要形式之一,比如,贝类的甲壳中富含大量碳酸钙,这使得贝类的碳汇能力尤为突出。

制定海洋可持续健康发展路线图

我们要努力让海洋成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当我们利用海洋时也要回馈海洋,让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海洋成为通向碳中和未来的“蓝色之路”。

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 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旨在将科学知识和理论转化为支持改善海洋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行动,从而推动形成清洁的、健康和有复原力的、可预测的、安全的、可持续生产和收获的、透明而可触及的、鼓舞人心且引人入胜的海洋。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等重要功能。”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更好发挥海洋的生态环境功能。”

根据国合会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专题政策研究报告,实现海洋可持续健康发展,国际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恢复和保护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并对航运、勘探等海底经济活动采取预防措施。

对此,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海洋项目专家杨松颖呼吁,必须有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并能尽快提供更可持续减排的效果,必须让自然本身作为解决方案的关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海洋和气候方面的项目资金投入等领域加强合作。

不少专家认为,实现碳中和愿景下的海洋环境治理,离不开公众的讨论和参与。因此,加强对公众的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海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工具,并提高人们对海洋碳汇重要作用的认识也很重要。

此外,实现海洋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下,共同推动国际合作。

“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专题政策研究外方组长,国合会委员、挪威极地研究所科研主任温特认为,国合会应继续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向中国政府提出建议,支持中国通过国家力量确保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以促进维护全球海洋的健康。

“我国将以协同推进湾区的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海洋气候韧性提升为总目标,持续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的重点海湾的综合治理,助力海洋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张志锋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