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美丽中国
3上一版
 
云南有效处置象群迁移事件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2021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有效处置象群迁移事件
上下联动助力15头北移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
2021年8月8日,北移象群安全过桥渡过元江干流继续南返。 资料图片
▲2021年6月17日,象群进入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蒋朝晖

今年8月8日20时8分,云南14头北移亚洲象安全过桥,渡过元江干流继续南返,加上7月7日已送返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雄性亚成体独象,北移的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象群总体情况平稳,沿途未造成人、象伤亡。

为保障象群安全迁徙,维护沿途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南省及时成立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省级指挥部,启动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专项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大胆探索,采取多种强有力措施,科学有序引导象群回归家园。这次亚洲象群迁移,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普之旅、探索之旅、保护之旅,引起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务求实现人象安全

去年3月,北移亚洲象群离开原栖息地——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7月进入普洱,2021年4月16日从普洱市墨江县进入玉溪市元江县,离开其传统栖息地。4月16日以来,北移亚洲象群迁移110多天,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途经玉溪、红河、昆明3个州(市)8个县(市、区)。

这次亚洲象群北移,对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亚洲象群北移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千方百计确保人象安全,科学有序引导象群回归家园。各地政府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沿途群众积极配合、理解包容。

据了解,国家林草局派出了由局领导带队、各有关司局负责人组成的指导组,省级成立了由林草、应急、森林消防、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指挥部,沿途州(市)成立以党委、政府领导为指挥长,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现场指挥部,各有关县(市、区)抽调林草、公安、应急等部门人员,并整合电力、通信、交通、宣传、教育等部门力量,调动乡镇(街道)、村组党员干部,组建综合协调、技术保障、监测预警、安全管控、群众工作等多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属地负责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云南及时出台北移亚洲象群《保护与助迁工作制度》《安全防范常态化工作方案》和《应急管控方案》,形成“上下协同、前后衔接、专业有序”的工作机制。

截至今年8月8日,云南省共出动警力和工作人员2.5万多人次,无人机973架次,布控应急车辆1.5万多台次,疏散转移群众15万多人次,投放象食近180吨。

发动群众开展全民护象,对助力象群“南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各地在象群途经区域采取“熄灯、关门、管狗、上楼”等方法,排除人为干扰,确保象群安然通过多个重要关口。象群北移过程中,各地群众和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耐心,积极支持配合保护防范工作。在玉溪,村民看着被象群吃掉的庄稼表示,庄稼吃掉了明年可以长,大象如果伤亡了就没有了。在红河,为了不惊扰象群,居民庆祝传统节日时,不搞庆典,不点火祈福,转而通过粘贴“吉”象标语、为人象和谐送祝福、绘出心中吉“象”等方式,表达对亚洲象的爱。

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指挥长、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勇认为,亚洲象北移途中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体现了全民爱象护象的精神,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15头亚洲象安全南返,充分展示了政府高效的治理能力,彰显了云南全省上下保护野生动物、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围绕“盯象、管人、助迁、理赔”八字方针科学施策

在实施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坚持在野生动物专家指导下科学决策。

据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专家对此次象群北移处置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大量有益的意见建议。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13名专家组成北移象群处置专家组,全程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双版纳亚洲象繁育与救护中心、昆明动物园、云南野生动物园,以及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的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组成专业“护象队”,全程指导布防工作。

这次亚洲象群北移,历时久、路程长,省级指挥部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盯象、管人、助迁、理赔”八字方针。严密监测——通过地面人员跟踪与无人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象群实施24小时立体监测,实时掌握和研判象群活动路线。超前防范——对亚洲象可能经过的区域,提前进行交通管制,疏散转移群众,避免人象接触。科学引导——采取封堵重要路口、动态鸣警、科学投放食物等方式,多次成功阻止象群进入人群密集区域,帮助象群折返迁移。及时理赔——启动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承保公司共受理亚洲象肇事损失申报案件1501件,评估定损512.52万元,相关赔付工作正有序推进。

北移亚洲象群专家组成员、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认为,元江水系是北移象群返回原栖息地的重要地理节点,是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的一条分界线。北移亚洲象群渡过元江干流,对其回归适宜栖息地、促进“人象和谐”、开展亚洲象后续保护管理都至关重要。但如何协助象群安全渡江是一道难题。

元江干流是北移亚洲象群“南归”最大的障碍。北移亚洲象群5月11日渡过元江干流时正值枯水期,水流量小。象群向南折返时正值雨季,元江干流处于丰水期,水面宽、水流急。对于带着幼象的象群来说,此次自行渡江难度较大。

为此,省、市、县三级指挥部在科学选择渡江点、科学规划助迁线路、严守人象安全底线等方面下足功夫。指挥部制定了从水域和桥面渡江的两套方案。通过提前勘察地形,预判象群迁移活动路线,综合考虑象群的移动速度和活动节律,预设了适宜的取食、取水和休憩地点,并按照预设路线布设移动脉冲电围栏等安全防范设施,结合补食补水诱导、人工开路避开人口密集区等工程,最终协助象群到达适宜渡江的地点,顺利渡江,人象平安。

迁移扩散不可避免,国家公园建设提上日程

目前,北移亚洲象群虽已安全通过元江,但相关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还将持续,直至象群进入普洱市墨江县适宜栖息地后,转由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实施常态化管理。万勇表示,云南省将系统总结本次北移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经验,综合施策,防止亚洲象再次向元江以北迁移。此次亚洲象群北移处置工作只是云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亚洲象保护任重道远。

调查监测显示,近年来,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呈现3个明显变化:一是数量增长,由1978年的150头左右增长至目前的300多头。二是种群扩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象仅分布于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到2020年底,亚洲象长期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云南省3个州(市)11个县(市、区)、55个乡镇,且大量活动于自然保护区外。种群扩散已成为当前亚洲象分布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三是习性改变。随着全面禁猎措施的实施,野象由原来的“怕人”,变成了现在的“伴人”活动,频繁进入田地和村寨取食,食性已发生改变,人象活动空间高度重叠。

那么,象群是否会再度北移?

北移亚洲象群专家组成员、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沈庆仲表示,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历史上,亚洲象曾经遍布黄河流域至云贵高原的大片区域,对它们而言,迁移是正常的行为。迁移有助于野象寻找新的栖息地和开展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并且大象的智力水平很高,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对于迁移的路线能够形成记忆地图。大象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每次成功翻越高山、跨越桥梁或者利用人工设施的经验,都可能得到累积和传承。随着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云南野象扩散与迁移十分常见。今后,亚洲象还是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迁徙事件,可能是“短鼻家族”,也有可能是其他族群或独象。

沈庆仲认为,现阶段,构建完善的监测防控体系,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对亚洲象活动进行有效管控,尽可能避免亚洲象大规模迁移扩散,至关重要。他建议,进一步全面分析总结亚洲象北移的经验教训,科学论证利用元江、通关、哀牢山等天然屏障部署防线的可能性,尽量将象群活动范围控制在适宜栖息地区域。

万勇表示,亚洲象保护和安全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系云南生物和生态安全、公共安全管理的难点问题。目前,国家把以亚洲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上了日程,将通过整合优化现有栖息地范围,建立统一的保护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亚洲象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水平。下一步,云南省将加快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着力加强亚洲象栖息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全力以赴促进人象和谐。

亚洲象保护和安全防范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云南省将积极推进亚洲象种群和栖息地系统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实施亚洲象跨区域保护和栖息地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