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排放源是协同起点,健康效益是协同终点
以专项督察助推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强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田文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把这一重要治水方略落到实处,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渠清水永续北上”,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省市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促进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全力推动“四水同治”(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确保水质持续达标。从制度层面明确总干渠两侧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地方政府监管职责,细化地方与南水北调机构协调配合的内容方式。以河湖长制为牵引,对破坏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水源保护区相关工程设施、违反禁止性措施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整合财政项目资金,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强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安排专项经费,提高单位面积投资标准,加大对重点治理项目的扶持力度。建立水源地水质保护和工程维护运行资金保障机制。比如,设立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水源税返还基金,确保库区水源地水质达标和工程运行安全。对发改、住建、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对纳入京津冀豫“十四五”规划的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项目进行重点支持,配套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运行维护资金。

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明确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补偿责任的分担、补偿金的征缴、违法行为的惩罚等。生态补偿投入资金在受水区的分摊要综合考虑用水量、用水效益和支付能力,补偿资金用于弥补由于实施调水工程造成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将专项转移支付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行。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饮用水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考核分配办法,对水质保护指标考核不达标的县市,减少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于超额完成考核指标的县市,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沿线受益地区可将每年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用到对口支援库区水源地产业转型发展,形成资金补偿、政策补偿、项目补偿、智力补偿等常态化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提高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加快推进水资源保护立法和专项规划工作,细化取用水计划、用水定额使用管理的具体制度。加快编制“十四五”城乡供水与节水专项规划,科学谋划城乡供水设施布局及规模。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提高工业用水超定额水价,推动农业节水。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节水降损工程建设,推动雨水、再生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利用。

加快后续工程高质量建设,确保供水安全。目前郑州观音寺调蓄库和雄安调蓄库工程已列入国家2020-2022年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加快沿线等其他调蓄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尽快纳入国家水安全保障规划。协调加快新增供水配套工程建设,持续增加供水目标。加大“防大涝、防大旱”预警应急能力建设,把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纳入防汛抗旱体系,完善备用水源应急切换机制;组织专家队伍对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交叉河道过水能力和总干渠两侧相关水库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综合评估,确保极端气象条件下总干渠工程安全、水质安全。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