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持“五个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泉州:打造绿盈乡村 绘就振兴蓝图
守护绿水青山 再塑美丽漳州
 
版面导航
 
返回电子报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州:打造绿盈乡村 绘就振兴蓝图

 

◆潘双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洋坑村,青山环抱、净水潺潺,古朴的闽南古厝、南洋风格的棋盘楼和红顶白墙的农房沿河而建,河道旁慢道和步行桥上村民漫步,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很难想像,这里曾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严重的崩岗侵蚀区之一。

“曾经的洋坑,采石场、石材加工厂密布,‘晴天漫天灰、雨天满地泥’,穿村而过的是‘牛奶溪’,村容村貌杂乱不堪。”洋坑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福拿出老照片,当年“崩岗村”水土流失的破败景象清晰可见。

曾饱受“脏乱差”之苦的洋坑人,迫切需要一个生态宜居的新家园。

“绿盈乡村”建设,给了这里一张清晰的路线图。洋坑村引入社会资本,大力推进崩岗治理,将生态产业化思路植入生态治理过程,将“崩岗村”变“聚宝盆”。

近年来,泉州市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等八个方面目标,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资源多元共治,补短板惠民生,梯次推进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绿盈乡”村建设,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泉州市已建成初级版绿盈乡村303个(超省定任务83个),拟建设中级版绿盈乡村167个,累计建成“绿盈乡村”1633个,累计占比达80.32%。安溪县感德镇槐川村生态茶园建设、永春县石鼓镇吾江村小流域治理等7个案例入选第一批、第二批省乡村生态振兴案例选编,洛江区洪四村等24个村获评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

山更好。积极推进水土流失治理,2021年来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9万亩,远超年度计划任务的17.3万亩。

水更清。实施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已完成投资16.6亿元,投资完成率88.8%,39个小流域考核断面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2.1%。永春县石鼓镇吾江村借鉴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典型经验,大力实施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了花果飘香、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

林更优。持续推进造林绿化,今年完成造林绿化7.95万亩,森林抚育10.88万亩,封山育林6.99万亩,创建森林村庄40个。如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积极开展乡村生态景观林建设、“绿色乡村三年行动”等,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田更洁。今年推进10个乡镇的67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德化县盖德镇有济村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成为农村新时尚,真正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颜值。

天更蓝。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结合粮食“五新”技术推广项目,开展秸秆直接还田和综合利用,全市共建立16个示范片,实施面积5000多亩,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海更净。推进入海排口常态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建立“海上环卫”机制,同步启动开展“海域海滩海岸垃圾攻坚整治行动”。如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形成“岸上管、流域拦、海面清”的海漂垃圾综合治理机制,成为碧海银滩的泉州样本。

业更兴。积极探索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模式,助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如惠安县崇武镇前垵村坐拥跻身“全国最美八大海岸”的西沙湾,引入专业团队建设“问海文创园”,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70万元。

村更美。发挥自身品牌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晋江市东石镇潘山村以产业为基础,发展非遗文化、农耕种植两大特色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和“幸福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环境网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订阅电话:010-67102729 | 67102729

 

关闭